第70章 商討(第2/2頁)
章節報錯
楊濂眉毛一抖就要發話,那兩撇眉頭似乎在說,什麼貓貓狗狗都能在殿前入座?
寧橫舟卻直接擺手推辭道:“不必了皇上。草民習慣站著說話。”
從所周知,久坐的危害可太多了。
皇帝聽後笑了,遂放棄賜座。
楊濂這才作罷。
不過,這諸位大佬都在場,明顯討論什麼都和自己沒什麼關係。
果然,張天師詳細詢問了寧橫舟護龍山莊發生之事。
之後他與首輔楊濂產生的激烈的討論。
盧老將軍主張,出兵。
張天師同樣如此,同時他主張,要佈下九宮五雷陣,對有可能出現的地獄進行封印。
聽他們的言下之意,關外的邪祟之地,聲勢極大,尚且可以封印。這西郊出現所謂地獄,相較於關外則是小巫見大巫。
尤其是,這次封印的相關物資業已準備齊全。
這個也正常。畢竟,這些物資想必是用來封印魔窟的。只不過對於他們來說,現在魔窟變成了地獄而已。
首輔楊濂卻主張遷都。
理由也很充分,內有京城西郊有地獄即將現世,外有遼營地區的野虜,數次攻到京城城下。
內憂外患且形勢緊迫,不如遷都。
口口聲聲之中,意思就是,京城環境惡劣,南都設施一應俱全,不遷都都浪費了。
皇帝此時卻一言不發。
他看著有些百無聊賴,甚至開始走神的寧橫舟,不由向寧橫舟提問:
“不知寧供奉,對此有何看法?”
寧橫舟就像上課打瞌睡被突然點到名,第一反應竟然不是思考問題而是覺得向他提問是多麼荒謬:
這麼多大佬在此,你提問我幹甚?
不過他還是想了一下,說道:“我主張出兵、封印。”
皇帝饒有興致:“為何?”
寧橫舟:“天子守國門。”
這句在後世,經過鋪天蓋地的自媒體的傳播,很多人都認為是大明朱元璋或朱棣留下的祖訓。其實不是。一說是網友總結,一說是學者閻崇年在書中所說。
但現在說出這話,卻是大大震驚了皇帝和諸位大佬的。
啊,天子還有這職能?
做為當事人的皇帝聽後,卻笑了:“哈哈哈哈。寧供奉所言甚是。”
盧老將軍一拍大腿:“好一個‘天子守國門’!”
楊鏗雖未說話,但他的眼神出賣了他:俺也一樣!
楊濂看著屋內的眾人,雖有不甘,卻最終再也沒有說什麼。
最後,皇帝拍板:“好,那西郊此事,就由盧卿、張天師共同主持。等皇叔不日回京之後,共同參謀。”
幾位大佬又是一番商議。
包括兵馬排程、道鄉派遣的一眾道人何時出馬,封印需要何種材料,大陣如何佈置,甚至將每一步的計劃都精確到時辰。
寧橫舟昏昏欲睡。他只是感覺讓他在場沒有必要。大佬們商議,和他關係不大。
他不明白,為什麼皇帝不讓他離去,連王承恩都主動退到了殿外,卻讓他獨獨留在殿內。而且就連那內閣首輔也覺得正常。
這一切的一切,都透露著不同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