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透過腳手架可以自如的上下左右前進,不需要擔心掉下去的問題,而且你也可以很簡單的透過這些腳手架的空洞進行最為快速的上下攀爬,也不需要重新去擺放梯子。

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益,用他手中所擁有的資源,而且可以儘可能的節省時間,周仁動作很快,直接將這根長杆子受到了100多米的高空,想了想又從腳手架上下來了,他發現自己好像還有一件事情沒有做好。

即便現在這棟樓有數十上百層,層數更是接近千米之高,可是距離這個領地的空間範圍也就是高約5000米的範圍,實際上還遠未達到。

在5千米的高空中自然是狂風凜冽,畢竟只要這是一個星球或者大陸,就必然會有各種平流層來橫行,風波不斷才是這些區域的日常。

可是他畢竟不是過來引起風暴的,也不可能真的把一根杆子豎著超過上千米,乃至於是達到500米的高空,要不然這需要消耗的材料與代價也太過恐怖了一點。

所以為了讓風力動能發電機可以正常的工作運轉,他們就需要另外一個道具,也就是風力計。

這是一個用來測定當前風速的儀器,而且並不是說風速越大就越好,畢竟即便是碳轉子都有接受的風力極限,超過這個風力極限,風扇就會因此而損壞,所以最好找一箇中等單位的風力值,但才能夠保證轉子使用的足夠久。

而它的鐵轉子所需要的風力或者說能夠承受的風力等級,實際上也不是很高,它最高也就只在75而已。

最低當然都差不多,木轉子所需要的風力等級是10,碳需要的是20,他們的極限也不同,最低60,最大110。

而鐵大概也就是在14~75之間,剛好可以做到對這片區域的平衡發電。

至於風力劑做起來自然不會特別的難,它實際上僅僅只需要一個小型的驅動把手,然後再加上5個外殼就可以了。

小型的驅動把手放在右下角,而4個錫質外殼放在四邊,中間放上一個銅質外殼,就可以非常簡單的製作出來,但是同時他又要從箱子裡拿出電路板,充電電池以及電動馬達用來組合成一個小型的驅動把手。

既然都已經開始做小型的驅動把手了,自然不可能是簡簡單單的製作一個東西,畢竟那也太過浪費了一點,所以周仁一下子做了很多個。

他又把剛剛的扳手取了出來,扳手再加上小型驅動把手可以製作成電動扳手,而透過小型驅動把手加上銅板與鐵板的結合,則可以製作成電磁鐵,能夠直接將周圍的物體吸收到自己身上。

接下來是電動樹枝提取器,將木龍頭和小型驅動把手進行組合,就可以獲得一個能夠充電用來提取東西的裝置,而不需要一直消耗木質的龍頭。

這三個東西暫時也已經夠用了,至於其他的一些東西,所需要的就不僅僅只是小型驅動把手了。

那就需要更加詳細的一系列工藝,比如打粉機或者是高爐之類的工具,不過想到這裡他又不準備重新去安裝風扇了,反正安裝風扇也不急於一時,他不如先把高爐製作出來也好。

畢竟冶煉爐裡面的鋼也不多了,如果還需要鋼的話,他就必須用高爐來進行鍛燒,這估計還要花費那麼一段時間。

所以,與其在後面手忙腳亂的製作高爐,倒不如現在就早一點準備好,反正高爐其實並不算特別的麻煩,他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方塊,只需要透過基礎機械外殼,鐵質外殼,再加上熱傳導器進行合成就可以了。

金屬機械外殼和鐵質外殼都是一直存在的東西,而熱傳導器也僅僅只需要三個銅板6個橡膠就可以做到。

現在剛剛拿做出來的電動數脂提取器,就突然有了用武之地,他跑到那一片剛剛長大的樹林中去,然後小心翼翼地將其剝開,用一塊電池給電動樹脂提取器充上電,一下子就可以把需要消耗幾個木龍頭採集的東西給全部做完。

然後直接用電力工具裡面的電爐進行燒烤,倒也比普通的爐子要快上不少。

這個電爐製作起來很簡單,拿用鐵製作而成的鐵爐,然後加上兩個紅石一塊電路板就行了。

電爐的燃燒效率比起石頭爐子來說,可謂是快上了許多,甚至能說快了數倍還多,周仁速度很快,將剛剛烤好的橡膠甚至還留有餘溫,就已經合成了嶄新的熱傳導器,接著重新制作成高爐,就這樣堆放在旁邊。

而這還不僅僅只是結束,畢竟用高爐燒斷缸的話,不只是用普通的火焰,它還需要壓縮空氣,而壓縮空氣,最簡單的就是透過金屬成型機進行製作的空單元。

空單元裡面當然沒有空氣,只不過倒是有普通的空間,只需要把空單元再度放入壓縮機,就可以成功的獲取到通用流體單元,也可以單元也就是所謂的空氣單元。

而把空氣單元再度塞入高爐,就可以進行焚燒,點燃鐵將其中的特殊碳粉全部都燃燒出來,接著,就能夠看到鋼出爐了。

周仁甚至不得不重新制作一個地熱發電機用來發電,要不然這麼多機器所提供的電力還不夠。

不過這些都是小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