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道貌岸然(第1/2頁)
章節報錯
“去讓人打聽,林醫正何時出來,回頭我見見他。”包勝舉說了一句。
為今之計,先搞清楚裡頭狀況,才能知道後頭該怎麼做。
包貴妃立時止了淚。
包勝舉冷哼了一聲,“說不得,是有人在假傳聖旨。”
“這知府違背聖意, 將本該修造行宮的銀子,拿去建了橋,此等陽奉陰違之徒,有人遞了摺子參奏,你發回去待查,是何意思?”
雖是病情已然重到, 只能僵臥床榻,可李建成罵起兒子來, 依舊不遺餘力。
李牧低著頭回道:“知府挪用了官銀, 雖於理不合,可是於情可憫。那座橋乃平日裡百姓進出城中之途,竟是被大水沖塌,後頭竟只能藉著小舟過河,無奈水流湍急,奪了幾條性命。快到年底,知府手裡實在沒了銀子,才動了這念頭。且說好是挪用,明年會還的。”
“此乃以下犯上,損害皇家威儀!”
“確實如此。”
李牧低頭回答,“行宮是皇上駐蹕之地,用的時候到底不多,晚修幾月也是無妨,若那些銀子能替百姓造福,意義便不同了。”
“兒臣以為,得要派人對知府進行訓誡,警告他下不為例。只是因此罷了他的官,不僅傷了臣子的心, 也會招來百姓不滿,日後我朝還少了一位能臣!”
“蠢材,竟沒有聽說過林盛的教訓?”
李建成冷聲道。
這兒子耳朵根太軟,只怕少了些殺伐決斷,這就是晏聞教出來的?
宴聞要在這心裡也要說一句,大皇子性子如此,還不是你壓制太過造成的?
“此事我問過御史院,言大人當日到地方上去暗查過,知府在那兒幹了好多年,官聲不錯,百姓都稱他是好官,不是林盛那等道貌岸然之輩。”
李建成要不是這會手不能動了,真想再抽李牧一巴掌。
這會兒忍了氣,李建成道:“言念和顧朝曦乃是晏聞同黨,意圖謀反,日後朕要一同問罪,可是你在替他們說情?”
“兒臣不敢!”
李牧支吾著道:“皇上已然抄過他們的府,也沒查出些什麼。”
李建成火憋在胸中, 望向自己兒子。
雖是平日厭惡晏聞的囂張,後頭又對他的居心產生重重疑惑,可李建成不能不承認,他這兒子在晏聞手裡盡是教得不錯。
如今李牧在幫李建成批閱奏摺,可以看出,他處理政務之事十分沉穩,且看得出來,不是那種只知其表便敷衍了事的,只是還是少了些歷練經驗。
當然,還有這手段不夠凌厲,有些優柔寡斷。
便是方才這摺子,李建成也知李牧解決得不錯,這孩子只錯在,非要在此時提及言念。
對於言念,李建成可真當他是寵臣,便是這位跟晏聞走得近,他也沒介意。
只是,如今晏聞確定有謀反之圖,言念估計也跑不掉,搞不好就是同夥,連那個顧朝曦都逃不過。
至於郡王府,趙崇光那頭,李建成已然派了人過去。
兵權便是皇權,李建成總不能讓這大周江山,又落回到姓晏的手中。
皇后端了藥,從外頭走進來,小心地勸道:“皇上好不容易緩過來些,千萬不要動怒,這會兒還得靜養身體,若是太子有錯,臣妾回頭罵他,您不要理他。”
說罷,皇后親自上前,要將李建成扶起,李牧立刻拿來高枕,墊在在了李建成身後,還怕他不舒服,特意整了整。
李建成看著自個兒的妻兒,長長地嘆了口氣,這時說了一句,“我已然八百里加急,調成王回京,日後朕......若有萬一,有他在輔佐牧兒我也能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