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廉頗未老(第2/2頁)
章節報錯
“豈有此理!”
趙崇光頓時氣壞,這是打都不想打,就準備投降韃靼了?
大周何時有過這麼恥辱的時候。
晏聞從趙崇光手裡取過地圖,走到牆邊的一張椅子上坐下,仔細瞧著。
如今朝堂之上,分了主和與主戰派,主戰的自然是郡王還有容將軍這些武將,這其中不少人都是戎馬半生,只認近刀劍之下見鬼神的。
至於主和的,不用說了,指的就是朝中最得皇帝信任的錢相國,還有他手下的一幫門徒。
皇帝身體孱弱,很多事情都交給錢相國,又向來重文輕武,若聽之這任之,說不定很快就有議和的旨意了。
晏聞心下冷笑,國之衰退,便是從君臣失去進取之心開始,只顧著自己的一點利益,這個大周或者真是氣數已盡。
“我已擬好旨意,明日上朝,便向陛下請旨,帶兵出征韃靼。”
郡王早下了決心,“廉頗雖老,可這老骨頭還能撐一撐,大不了本王下軍令狀,不成功便成仁,定要將韃靼趕出大周的邊界。”
晏聞倒明些意外,沒想到郡王竟生出這個念頭。
大周幅原遼闊,地勢各有不同,守取一方的軍隊,自然各有所長。
有的善於在平原上交戰,有人擅長海戰,有的在山脈間神出鬼沒。
容將軍之所以能夠在北方挺立不倒,教韃靼人聞風喪膽,不外乎便是,他善於調兵,在狹隘險要之地與韃靼人周旋。
與之相比,郡王在平原上所向披靡,手下幾萬鐵騎,一馬平川,竟是能讓敵人望之卻步。
懂一些兵策都明白,若貿然將擅長陸戰的兵馬調到北方,一是不瞭解當地的地理環境,再加上無法適應氣候,真要打起來,勝算微乎其微。
郡王自然明白,卻還是要站出來。
“爹爹!”
趙崇光忽地一抱拳,“兒子從小便盼著如爹爹一般,在戰場上建立一番功業,如今終於得了機會,兒願意代父出征。”
趙崇光是心疼他爹爹,郡王卻未必領情,“莫非你覺得,爹爹真老了?”
“兒子不是這個意思,只是該到了咱們這一輩衝鋒陷陣之時。晏聞也同我說過,若兒子要出征,他也隨我上陣殺敵,這會兒我們兄弟手都癢了,總不能好事都讓爹爹一個人佔了。”
趙崇光說了,緊著向晏聞遞眼色,示意他也說兩句。
晏聞一笑,放下手中地圖,“仗是要打的,不過在下覺得,不能憑著一時意氣,也不能打無準備之仗。”
“何意?”
晏聞索性直言,“郡王手上兵馬便是出去,也未必打得贏韃靼。”
趙崇光頓住,倒是郡王點頭,“這便是本王遲疑至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