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郎中這才反應過來,笑著拿手點了點言念。

“這是咱們乾州的紅燒魚,味道自是與這邊不同,師公和王爺一塊嘗一嘗!”

一個女孩兒端著一盤魚,從外頭走了進來。

言念回過頭,正好和女孩兒視線對在一塊兒。

女孩明顯愣了一下,臉立時紅了起來。

言念倒是笑了,“這丫頭也有意思,每回見她,臉都這般紅,果然是民風淳樸之地養出來的孩子。”

這邊言念不過隨口誇了一句,女孩倒有些愣住。

還是趙郎中聞到香味,上去接過那盤魚,“明容找了個好徒弟,便衝著這魚,咱們也得好好享受一番,阿湘,你也過來一塊吃,我這兒沒那麼多規矩。”

“不了,您幾位用吧,我那兒還有事要忙。”

阿湘侷促地說了句,趕緊退了出來。

來上京城已然有月餘,阿湘是頭一回見言念,全然沒有準備,這會兒自覺是出了醜,也不知如何應對,所以只能離開。

臨來之前,夫人特意跟她說了,喜歡一個人並沒有錯,只是有些緣分強求不得,聰明的人,不該自尋煩惱。

阿湘以為自己已然放下,只是冷不丁見著人,有些反應不過來。

這會兒摸了摸自己滾燙的臉,阿湘進了灶房,隨便吃上幾口,便回了自己屋子。

這上京城比她想象的還要繁華,自打進了郡王府裡,從郡王妃到世子夫人,對她皆是噓寒問暖。當然還有師祖,也不嫌她資質沒有夫人好,不厭其煩地點撥。

阿湘已然想好,無論如何也得把本事學到手,不辜負大傢伙對自己的心意。

可這會兒進了屋,點起桌上的燭火,阿湘突然想家了。

本來夫人是想讓她娘跟過來,卻被謝絕。

阿湘知道她孃的意思,得人點水之恩,便當湧泉相報。這會兒晏夫人帶著兩個孩子,還要給人瞧病,自是不容易,她得留下來幫忙照應,也是感人家的恩情。

可阿湘從小沒有離開過娘,路上還好些,等到了上京城,真是每天都想得慌。

想到此處,阿湘拿起筆,便要給娘寫一封信。

倒是這會兒,正屋那頭響起笑聲。

阿湘轉頭看去。

“恭喜王爺,終於等到一家團圓了,”

趙郎中的聲音傳了過來,“我親眼得瞧瞧,君陽和櫻桃可是真如郡王妃說得那般討喜歡。”

郡王笑回,“本王外孫,如何能不好!”

阿湘眼睛一亮,這會兒連筆都來不及放,便衝出屋外,站到正屋門外,問道,“師公,難不成夫人他們要回來了?”

這幾日縣衙的後院熱鬧得不得了,可不是來了李家兩位小姐姐,把雙生子高興壞了。

此時李子恆的大女兒青兒抱著一笸籮的杜鵑花,帶著兩個小丫頭一塊回到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