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那麼久的仗,賊首還送到了上京城,這下說放就放,那幫韃靼人只怕在心裡得意壞了,說不得就此又生出非分之想。

這讓趙崇光如何向曾經與韃靼殊死搏鬥的兄弟們,尤其是壯烈殉國的那些人交代。

要知道為了打敗韃靼,竟是死了上萬有餘這才有瞭如今的天下太平。

難不成他們都白死了?

“揹我去東宮,我要面見太子。”

郡王臉突然通紅,“那韃靼王當日屠殺長平關百姓的時候,可從沒講過半點人仁義,以德報怨,以何報德?”

當年長平關遭到韃靼人屠城,還是郡王與容將軍一塊帶兵解救。看到那麼多百姓死於非命,郡王曾在心裡發誓,終有一日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雖是幾十年前的事,可始終是教人不敢忘的國仇家恨。

太子一句"以仁德治天下”說得隨意,人也放得輕鬆,可傷的卻是天下百姓的心,傷的是為大周拼死的將士的心。

想到此處,郡王心裡盡是悲憤。

“爹爹不要著急,想來哥哥他們一定會處理好此事。”

明容趕緊勸道,又趕緊對晏聞遞眼色,想讓他也過來勸勸。

畢竟晏聞說的話,郡王有時還是肯聽的,然而晏聞只站在旁邊,一聲不吭。

最後還是郡王妃勸了半天,明容又端來一碗寧神湯,好不容易,郡王終於睡下了。

晏聞拍了拍趙崇光的肩膀,兩人一塊兒走到了外頭。

趙崇光一個勁地嘆氣,若論憤怒,他比郡王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一回是他帶兵出征,本是大獲全勝,原以為就此能一掃大周如今的頹勢,卻沒想到……

“事已至此,倒不必為這個決定太過糾結。”晏聞淡淡地道。

趙崇光轉頭,“怎麼說?”

難不在晏聞也認為,要以仁德治天下?

趙崇光記得,當初與晏聞剛認識,他便對朝廷的軟弱無能嗤之以鼻,大加撻伐。

“顯而易見,有人在背後給殿下出這種主意。看似皇恩浩蕩,卻是後患無窮,但是,在乎後患的人可不多。”

“那便任其如此了?”趙崇光心下不服。

晏聞笑了笑,“崇光兄若是想去東宮理論,我便不說了。若是要讓這事妥善解決,咱們倒可以再聊一聊。”

“如何妥善解決?”明容的聲音傳了過來。

趙崇光和晏聞同時回頭,望向走出來的明容。

“順勢而為,在我看來,倒也不難。”晏聞笑了笑。

“走吧,到我那兒說說去!”趙崇光眼睛一亮,拉住了晏聞的胳膊。

明容沒有跟上,看著兩個人遠遠而去,不免嘆了口氣。

不只爹爹這回給氣到了,她也覺得憋屈。

沒想到太子李建成不僅有失決斷,而且還軟弱。

這樣的太子,太教人失望了!

不知道晏聞想出了什麼辦法。

若是韃靼不受到懲罰,說不得日後還會捲土重來。

明容想起,這是晏聞在蒙北里同他講過的話,說不得竟要應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