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暢談(第3/4頁)
章節報錯
高典不是不相信,杜大偉說的話,他還是相信的。特別是關於老師的事,杜大偉應該是最瞭解的,就連魏旭恐怕都沒有他了解。
杜大偉是最早跟著魏老爺子,和魏老爺子一起經歷過很多事。魏旭是在杜大偉跟著魏老爺子幾年之後,才出生的。
高典只是有些疑惑,為什麼是這樣。
杜大偉想了想,說到:“師父收學生這件事,還要從很早以前說起,也是機緣巧合。
你知道我們這一行對於師承是比較看重的,不是自己徒弟,基本上不會教導什麼。”
聞言,高典點了點頭。
雖然已經是現代社會,可是有些規矩是沒有變的。
在這一行混了這麼久,高典還是有所瞭解的。
這一行對自己的手藝比較保守,通常不會教給別人,就是自己的徒弟,能夠學到的也有限。
這也是情有可原,畢竟是自己吃飯的手藝,若是教會了徒弟,說不定就會餓死師父。
杜大偉繼續說到:“所以一開始,師父也沒有想過教徒弟以外的人。”
魏老爺子本就是那種氛圍下成長起來的,自然也會比較保守,一開始沒有這種打算才是正常的。
“那老師後來又是怎麼開始收徒的呢?”高典問道。
“當時師父已經闖出很大的名聲,在一家國有飯店裡當掌勺大廚。一天,有一個衣裳破爛的人來找到師父,請求師父收他為徒。
因為師父的名聲很大,所以慕名前來拜師的人也不少。但師父並不是什麼人都收的,天賦、品德兩方面都要好,除此以外,還要勤快。
很多人不符合老師收徒的標準,就被打發離開了。
那個人也沒有達到師父收徒的標準,按照慣例讓他回去。可是那人並沒有就此離開,而是每天都來求師父一次。
師父被他這樣弄的有些煩,同時也為他的毅力感動。因為那麼多拜師的人,大多數都是被打發之後就離開了,唯有他一直不願意離開,一副不拜師不罷休的態度。
可他的天賦達不到標準,師父真的不想收他為徒。
隨後師父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收他當學生。教導他的廚藝,但是隻是一個老師教學生的那種。能夠學會多少,就看他個人的努力。
這就是老師收下的第一個學生。”
杜大偉慢慢講述著。
高典聽得認真,原來老師是這樣收學生的啊。
杜大偉喝了一口茶水,潤了潤喉嚨,說到:“後來,師父收了學生的事,不知怎麼的,傳了出去。很多人無法達到師父的標準成為徒弟,就退而求其次,想要成為師父的學生。
當時師父已經收了一個學生,後面的人總不能就不收了吧。想著一隻羊是趕,一群羊還是趕。所以師父就開始收學生,然後就變成了你所知道的那樣。”
高典說到:“原來如此,老師居然是這樣開始收學生的。”
“是啊,師父這個人心軟,你看那麼多面點大師,有幾個收學生的。學生和徒弟,可是不一樣的。”杜大偉說到。
高典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學生和徒弟,自然不同,其中的差距很大。
收一個徒弟,就必須要盡心盡力的培養,要管吃管住,甚至還要管人生大事。這其實和養一個兒子沒有什麼區別。
當然,師父對徒弟如親子,徒弟對師父也是如親父的。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就是如此。在師父年長之後,徒弟也有贍養師父的義務。
甚至徒弟要為師父做的更多。
不如此的話,人家憑什麼把吃飯的手藝教給你?
學生不一樣,學生尊敬老師,但是不必為老師做太多。同樣的,老師對待學生,也並非真的如同對待親子一般。
因此,很多人更喜歡收徒,並不喜歡收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