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出租房內兩個男子緊緊盯著電腦,手指飛快點動。

電腦的螢幕裡,是一段影片,兩人正在進行剪輯。

這兩個男子,一人叫做趙寬,一人叫做李明。

兩人都是普通青年,李明長的比較帥氣,而趙寬長相憨厚。兩人是發小,從幼兒園到高中,都是一個班的,大學在不同的地方。

兩人家離得不遠,父輩都是互相認識。

大學畢業之後,兩人都沒有找到什麼好的工作,主要是不滿意,滿意的工作別人又不需要他們。

在家待了有半年左右,兩人才結伴出來打拼。

可是工作比想象中更難找,他們覺得自己大學畢業,不應該去做一些看起來普通的工作,可是自己又沒啥突出的能力。

眼高手低,不外如是。

短影片的火爆,催生了許多網紅,透過拍短影片、直播、帶貨,不少網紅都賺的盆滿缽滿。

很多網紅,在出名之前,其實就是一個普通人,透過網路走紅之後,才成為別人眼睛光鮮亮麗的網紅。

草根逆襲的劇本,上演了無數次。

這讓兩人心中也對網紅產生嚮往,兩人商量之後,便決定合夥一起。

一開始,兩人都是拍一些搞笑段子,基本上都是抄的作業,沒有什麼自己原創的,或許把一些比較火的段子混合在一起胡亂組合。

兩人沒啥搞笑天賦,拍段子一直火不起來,處於無人問津的地步。

他們轉換風格,什麼變裝、女裝、唱歌、跳舞都試過,沒一樣能火的。

到後面,兩人也沒有固定風格了,什麼火就跟著拍什麼,反正就兩字——跟風!

可惜,這還是火不起來。

主要是拍短影片的人太多了,他們只是其中毫不起眼的。

別人背後有公司,有團隊,有資本,透過各種運作,能夠把人捧紅。

可是他們兩人啥也沒有,團隊只有自己,屬於是野生影片創作者了。

兩人做著一夜爆紅的夢,每個月靠著微薄的兼職工資,靠吃著泡麵艱難度日。

轉折發生在那天,網路上高典被輿論攻擊。

這在網路上很常見,基本上隔一天就有人被輿論攻擊,哥倆已經見怪不怪了。

可這次,輿論居然反轉了,那個叫高典的人,在網路上的人氣高的讓兩人羨慕嫉妒。

明明一個不想紅的人紅了,他們兩個想紅的人,卻一直紅不了。

後來,兩人想了個辦法,蹭流量,蹭熱度!

這件事不是兩人第一個做,同樣去做的,有好多,可是所有人都是清一色的讚美,都在誇如何如何好吃。

兩人反其道而行之,他們偏偏不誇,而要去找一些不足之處。

為此,趙寬還特意請來所謂的專業人員,他認識的一個朋友,是一位二級麵點師。

帶著這位二級麵點師,兩人去高典店裡,進行了一番抨擊,找出了各種“不足”之處。

結果影片一發出去,火了一把。

其中有支援的,也有罵他們的,不過不管如何,這也算是火了起來。

嚐到甜頭之後,兩人決定,繼續以這種影片風格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