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捲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這是一種常見的麵食點心。

春捲是由春餅演變而來,古時有立春之日食春盤的習俗。《風土記》載:“元旦造五辛盤”,就是將五種辛葷的蔬菜,供人們在春日食用,故又稱為“春盤”。唐時,其內容有了發展變化,《四時寶鏡》稱:“立春日,食蘆菔、春餅、生菜,號春盤。”

後來隨著演變,春餅用油炸的形式出現,也就是後來的春捲。

春捲是春日所食之食,以麵皮包裹餡心,透過油炸食之。

因此,春捲的餡也因各地地理位置不同,氣候風俗不同,有些不同的變化。

到了現在,春捲的餡內容更加豐富,只要敢想,什麼都可以製作成春捲的餡,只不過好吃與否,就不得而知了。

春捲作為小吃,已經逐步脫離的立春時所食的限制,任何時候都可以吃春捲。

在滿漢全席中,春捲也有一席之地,曾作為九道點心之一。

春捲的做法不復雜,想要做好卻相當困難。把麵糊烙成薄如紙的春捲皮,然後捲入各種餡,封住兩邊的口,放入油鍋裡炸至兩面金黃便可撈出。

看似不復雜的步驟,往往在第一步就會難住不少的人,麵糊掌握不好比例,是烙不出好的春捲皮的。

王忠製作的春捲無疑是很成功的,經過油炸之後的麵皮,變了顏色,卻依舊能夠依稀看到裡面的餡心。

三位評審各夾起一個春捲,放在嘴邊一咬。

“咔嚓!”一聲,牙齒咬斷酥脆麵皮的聲音。

三人默默咀嚼品嚐,很快一個春捲就被三位評審吃完。

左邊的老爺子說到:“這春捲表皮酥脆,咬一口,一股鮮味兒頓時在口腔爆開。不錯,很好吃的春捲。”

“裡面的餡分別有蟹肉、蟹黃、冬菇以及豆芽,鮮味十足卻又不失口感。”呂彩霞說到。

“你這春捲是如何做的?”右邊的老爺子開口詢問。

王忠說到:“我把一整隻蟹都包進了一個春捲裡面,蟹肉、蟹黃都被我掏出來放進去,同時和麵糊的水也不是一般的水,而是我用蟹殼熬住出鮮味的水。透過快速的油炸,能夠最大限度的保留蟹的鮮味。”

“原來如此,我們每吃一個春捲,就如同吃進去一整隻蟹。”左邊的老爺子點頭說到。

呂彩霞點頭,贊同他說的話。

右邊的老爺子笑道:“你們都是稱讚,看來要我做這個怪人啊。”

兩人頓時笑了起來。

右邊的老爺子說到:“這春捲是不錯的,這我肯定。不過你為了最大程度的鎖住鮮味,同時也把蟹的腥味殘留下來,有些影響味道。再有就是,鮮味足,但是味道的層次變化少了許多。”

王忠虛心聽著,沒有反駁。

右邊的老爺子繼續說道:“祛除腥味的同時,確實會破壞一部分鮮味,兩者之間,你要取一個平衡。同時,味道上不應該只有鮮,應該多幾種味道的變化。”

王忠點頭應是。

打分環節,王忠的全蟹春捲獲得了95分的成績。

95分的成績,已經是極為不錯的了。

雖然評判的標準沒有那麼嚴格,只是按照青年麵點師的水平來評估,但是95分的成績,代表著在青年麵點師中,也是拔尖的成績。

觀眾席上,張嵐面露擔憂之色。

婁向鵬感嘆道:“95分的麵點,這也太可怕了。高典想要贏,有點懸了啊。”

95分的麵點,在這之前都沒有出現過,這還是本次比賽中出現的第一種95分的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