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各自端著麵點來到評審席這邊。

走到面前,三位評審其實是兩個老爺子,一個老婆婆。

這是高典第一次見這位老婆婆,也是來這裡唯一一個女性麵點師。

“你就是高典?”

那位老婆婆先開口問到。

高典一怔,這位老婆婆認識自己?

呂彩霞自然是認識高典的,這個打敗了自己徒弟的人,呂彩霞還特意去了解一下。

“您認識我?”高典問到。

呂彩霞和藹的點頭道:“聽說過。”

高典應了聲,呂彩霞也沒有和高典進行過多的交談。

不過呂彩霞對高典多了幾分關注,她很想看看,這位贏了自己徒弟的年輕人,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

“好了,你們各自拿出自己的麵點吧。”最左邊的老爺子開口道。

高典和餘浩虎各自把自己的麵點擺在灶臺上面,一個是大白饅頭,另一個則是烤的金黃的老婆餅。

關於老婆餅的由來,據說是在元末明初期間,朱元璋起義時所發明的。

當然一開始這種餅製作出來僅僅是為了充飢,名字並不叫做老婆餅。

關於老婆餅名字的由來,【相傳在廣州,有一間創辦於清朝末年的老字號茶樓,以各式點心及餅食馳名;某日,茶樓裡一位來自潮州的點心師傅,帶了店裡各式各樣的招牌茶點回家給老婆吃,想不到他老婆吃了之後,不但沒稱讚店裡的點心好吃,甚至還嫌棄地說:“茶樓的點心竟是如此平淡無奇,沒一樣比得上我孃家的點心冬瓜角!”

這位師傅聽了之後心裡自然不服氣,就叫他老婆作出“冬瓜角”給他嚐嚐!老婆就用冬瓜蓉、糖、麵粉,作出了焦黃別緻的“冬瓜角”;這位潮州師傅一吃,風味果然清甜可口,不禁稱讚起老婆娘家的點心!

隔日,這位潮州師傅就將“冬瓜角”帶回茶樓請大家品嚐,結果茶樓老闆吃完後更是讚不絕口,問起這是誰哪一間茶樓作的點心?師傅們說:“是潮州老婆作的!”於是老闆就隨口說這是“潮州老婆餅“,並且請這位潮州師傅將之改良後在茶樓販賣,結果大受好評!“老婆餅”因而得名。(自網上摘抄。)】

餘浩虎製作的老婆餅,表面看起來金黃誘人,面上帶著一些黑芝麻。

反觀高典的饅頭,則沒有那麼多的細節,就是一個白白胖胖的饅頭。

三位評審,都對饅頭更有興趣。

呂彩霞知道高典的一些事,而另外兩位評審感興趣的點在於,敢在這個賽場上,製作饅頭,想必這饅頭肯定有不凡之處。

三位都是行業頂級的麵點師,什麼麵點沒有見過?在他們眼中,老婆餅和饅頭本身的區別並不大。

“我們先嚐嘗這饅頭如何?”坐在最右邊的老爺子提議道。

“可以。”

“正好。”

另外兩人附和道。

…………

觀眾席上,曾經被高典用饅頭打敗的對手們正在觀看比賽。

其中就有張嵐和婁向鵬,兩人坐在一起,婁向鵬心裡有些興奮,和女神坐在一起的感覺真好。

“你覺得他們誰能贏?”張嵐側頭詢問婁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