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典制作麵點的速度並不快,他的時間比別人更充裕一些,所以動作要慢一些。

其他的考生,那叫一個眼花繚亂,特別是製作麵點越多的,動作越快。

或許是專門練習過,每一步動作,都彷彿提前設計好,不會有太多的時間浪費。

高典不用和他們比快,他只需要更細心仔細的把手裡的三種麵點做好就行。

畢竟這三級麵點師考試,最終需要的是質量,而並非數量。若是比誰的數量多,誰做的快,那之前高典聽到的那位做了十二種麵點的人,應該就是毫無懸念的第一名了。

若是隻要求數量,高典也可以再多做一些麵點出來。雖然他沒有學過,但是每學過還沒吃過不成,像什麼餃子、麵條、煎餅這些都是很常見的麵點。高典根據腦海裡的印象,做出個樣子來是沒問題。

但是那又有什麼意義呢?空有個樣子,其他的啥也不是。

考官走過去走過來的,不一會來到高典旁邊。

他在一旁站了會,不禁有些驚訝。

只見高典就做了三種麵點。

作為考官,他已經經歷過多次三級麵點師考試,可是每次考試,大部分的考生都會多做幾種麵點。

這彷彿成了一種潛在的約定,做的越多,透過的機率也就越大。

因為考試沒有規定考生只能做多少種麵點,所以大家都會選擇多做一些出來。

在考試中只做三種麵點的人不是沒有,但是一般敢這樣做的人,都是很有自信,比較厲害的人。

他監考這麼多次,見到這樣的人也不多。

其他人正在專心做著自己手裡的麵點,沒有多餘的時間來關注高典這裡,大家的時間都比較緊。一個半小時的考試時間,真心是不充裕的。

考官沒有發出聲音,他在旁邊站了會,便悄然離開。

時間慢慢過去,考室裡面開始散發著麵點的香味。

這教室大小的房間裡,也逐漸開始煙霧繚繞。

即便窗戶是開啟著的,但是天花板上依舊有一層霧氣。

面香飄滿屋,考試也接近尾聲。

高典的包子和饅頭上了蒸鍋,麵筋他準備以油炸的方式進行烹飪。

烤麵筋這裡沒有條件,並且速度慢,不如油炸來的快。

油炸麵筋的話,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

“滋啦~”

麵筋進入油鍋,長長圓圓的身軀,在油鍋裡面翻滾,逐漸穿上一層薄薄的穌衣,表面也慢慢金黃。

蒸鍋裡面的饅頭,隨著蒸汽不斷的上升,它吸收了一部分蒸汽和熱量,內部發生劇烈的改變,產生大量的氣體,將內部慢慢撐大,形成一個又一個細微的空洞。饅頭整體也變得飽滿圓潤起來,表面的皮緊緻而光滑,潔白而柔軟。

包子在蒸汽的作用下,裡面的餡兒慢慢成熟,豬肉與調料味道開始融合,汁水也慢慢出現。可是出現不久,他就被膨脹鬆軟的皮給吸收了。

在溫度的作用下,三種麵點都發生著奇妙的變化。也正是這種變化,才讓原本普通的食材,變成了餐桌上的美味。

用化腐朽為神奇來形容,再合適不過。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這些神奇的烹飪方式,都是先輩留下寶貴的財富。

考室內,各自的烹飪已經結束,接下來便是等待評測的時間。

考室內的考官總共有兩人,兩人同時進行評測,速度並不慢。

這樣一人而決的考試,確實沒有高考那麼公平,但是相對而言,對大部分人來說,還是公平的。

三級麵點師考試並沒有規定合格率,也就是說,只要符合要求,所有人都可以合格。

只要和考官沒有什麼太大的愁怨,考官通常是不會有失公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