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各自掐著時間,把發酵的麵糰拿出來。

接下來就是把麵糰做成饅頭的形狀,然後上鍋蒸熟。

值得一提的是,兩人都是屬於心靈手巧的人,做出來的饅頭粗胚相當的好看,而且對份量的把控也恰到好處,幾乎每個饅頭都是差不多的大小。

能夠成為麵點師的人,基本上手都不會太笨。像包子饅頭之類的還好,若是想要製作一些高階的麵點,手就必須要靈巧才行。

言歸正傳。

兩人把饅頭的粗胚放進蒸鍋裡蒸,各自盯著蒸鍋,掐著蒸饅頭的時間。

饅頭蒸的火候,也有很大的講究,必須要蒸的恰到好處才行。火候不夠,饅頭沒熟,火候太過味道則會變差。

只有火候恰到好處,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饅頭本身的美味。

在蒸饅頭的火候把握上,高典要比李冬陽有經驗得多。

高典接觸面點的時間雖然沒有李冬陽來的長,可是他這段時間每天都會蒸饅頭,李冬陽則不然。

他蒸饅頭的次數並不多,大多數時間,都是去學習一些其它的麵點。

蒸籠裡冒出的白色蒸汽,帶著一絲熟悉的香味。高典聞到這股香味兒,便知道饅頭可以了。

他走上前去,關掉火,拿出蒸鍋裡的饅頭。

也就在這個時候,李冬陽也去關了火,拿出蒸鍋裡的饅頭。

兩人幾乎是同時出鍋,但是兩人把饅頭放進蒸鍋的時間並不一樣。

兩人把饅頭夾到盤子裡,之間兩人做出來的饅頭都又大又白,僅僅從表面看起來就覺得這饅頭很軟很有彈性。

單單從表面來看,兩人做的饅頭沒有太大的區別。

李冬陽驚訝的看了眼高典,這人雖然不夠尊重對手,但是他做的這饅頭看起來倒是還可以。

接下來就是評判環節。

胡錚全程看下來,心裡對高典的評價已經不再是學徒。他可是特一級麵點師,眼光何其毒辣。

高典揉出來的麵糰,在胡錚看來甚至比李冬陽揉出來的還要好。

成品的饅頭,從表面來看,很難看出什麼差別,即便以胡錚的眼光來看,也是一樣。

想要評判兩者製作饅頭的好壞,需要嚐嚐才知道。

胡錚主動走上前,魏旭也隨之而動。

魏旭走上前品嚐,沒人覺得驚訝。可是胡錚也上前品嚐,大家就覺得驚訝了。

前三天三次比試,胡錚可是一次都沒有品嚐過,只是看了眼便判定了輸贏。

一時間,一個猜測出現在眾人心裡。

莫非……高典制作的饅頭居然和李冬陽做的不相上下!

怎麼可能!

他一個學徒,怎麼可能做出這樣的饅頭!

很多人心裡都不願意相信,特別是輸掉比試的三位二級麵點師們,心裡更加的不信。

他們輸給一個三級麵點師,已經很丟人了,可是也能勉強安慰自己說,李冬陽是天賦高,真實的水平已經達到了二級麵點師水準。

可是現在他們要淪落到連一個學徒都不如的程度了嗎?

高典的水平,是有目共睹的,他剛進來的時候,和麵的水平甚至還不如吳興林。

現在居然要說,高典的水平已經超過了他們,這讓他們如何能夠接受?

魏旭看了眼胡錚,心道:莫非這次真的有戲?

胡錚走到兩人面前,看了眼兩人,也不說話,徑直拿起筷子夾了一個饅頭品嚐起來。

他先嚐的是自己徒弟李冬陽做的饅頭,他嚐了一口,心裡不停點頭,這做的饅頭很不錯,不失平常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