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倆匆匆帶了幾件衣服第二天就踏上了去往大連的高鐵。

出發前一晚東子特意滷了一鍋雞爪子,路上我倆一邊啃著雞爪一邊開了個碰頭會。

我猜測,對方很有可能是當年的幾人之一,畢竟當時地底就那麼幾個人,也許是虎蛋或者洪明對於當年的事耿耿於懷,或是有什麼要跟我們交代的,總之是不知處於什麼原因叫我們過來,只不過他倆的聯絡方式我們都沒有,我倆聯絡了過去的一些老同學,也沒有能聯絡上他倆的,所以根本沒法直接印證到底是不是他倆。

不管怎樣,也許當年的事可以揭開面紗了。

不過這種被人牽著鼻子走的行為讓我倆很不爽,因為太被動了。討論了一大圈也沒個結果,最後東子大手一揮:“管他雞毛羊毛,咱們將計就計隨機應變,兵來將擋!”給本次行動確定了戰略思想然後結束了本次討論。

到大連的時候大概下午三點來鍾,便打了個車直奔目的地,好奇心驅使我倆一刻都不想停留,目的地離火車站不遠,是在鬧市區的一個老樓,計程車上司機跟我們講這地方是大連核心區域內最老最破的老建築群,是當時日本和沙俄兩批人先後建的,以前這地方作為國內人前往日本的通關關卡,所以叫東關街,後來建築年久失修,已經成了棚戶區了,現在裡面早已經沒人住了,通往外界的道路也都封閉好幾年了,之前說是有開發商要來拆遷,但不知是什麼原因至今未能動工。現在那裡四周都用鐵皮圍住了,不過周邊依然非常很熱鬧。

當我們到達時,發現真如司機所說,緊挨著東關街的鬧市區的確非常繁華,而整個東關街建築群都被鐵皮封閉在了裡面,這裡就像是這座城市繁華背後的影子,與周邊的一切都格格不入,夜晚這裡沉寂的黑暗與外面的燈火通明相比會是何等的落寞。

東子說我們是影視公司負責採風採風的導演,來這裡找拍攝場地,給司機好頓忽悠,司機倒是很貼心,轉了一圈給我們找到了一個圍擋被破壞掉的入口停下。十幾塊錢的路費我直接給司機點了張紅票,司機倒是沒推辭,但是囑咐我們裡面治安不好,白天去去行,天黑之前早點出來。

告別了司機我倆從破口走了進去發現裡面倒不是一點沒有人,不時能看到街道上會停著一些收廢品的車輛,我倆也不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只是裝作普通遊客一樣在欣賞這這裡的老建築。

這裡的建築非常有特色,建築風格是典型的日本、沙俄侵華時期的產物,雖然破舊,但風格很特別,並不難看,反而那種古樸的歷史滄桑感會讓人有一種穿越的感覺。

不過我還是有點傻眼,因為我發現這裡的所有樓都只有兩層。

沒費多大勁最終找到了地址,看著眼前的二層老樓,再看看手裡的地址寫著:301,東子瞅了瞅我:“你確定沒找錯地方?”

我看了看高德地圖,又檢查了一下樓牌號,點頭表示確定。

正在納悶,突然一段記憶從腦子裡蹦了出來,我想到一種可能,道:“這樓應該是當時蓋起來給日本軍高官住的,那時是戰爭時期,有個暗層密室啥的都不奇怪。”我姥姥家以前就住在一幢老日本樓裡,這種老式日本樓的房子裡是沒有廁所的,上廁所需要要去樓層內的公共廁所解決。有一年我姥姥家街道給樓內廁所改造時竟然在女廁所隔間裡發現了個暗門,開啟一看裡面居然是一個密室。暗室裡還有一扇窗戶,這時大家才發現從外面看窗戶的數量確實要比實際窗戶數量多一個,之前竟然誰也沒發現!

東子聽我說了這事,就打算進去找找。

圍著樓饒了一圈才在樓的背面找到了入口,樓道很窄,已經非常破舊,樓道臺階的稜角都被踩圓了,四處拉滿了掛滿蜘蛛網的髒兮兮的電線,典型的中式老洋樓。我倆直接上了二樓,我和東子開始仔細的尋找,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麼暗門。

二層的通道基本上已經被垃圾填滿了,一共有6戶人家都已經搬走了,門都是鎖著的,東子瞅了瞅說:“得,咱倆光天化日之下公開盜竊”,說著就用鐵棍撬開了一扇門。。。

接下來我們把二層裡的所有房間都找了個遍,最後連樓內的公共廁所的每個包間都仔細檢查了,結果一無所獲。

東子終於氣急敗壞的把廁所門一摔道:“咱倆是在這找大便麼?路上小會沒少開,怎麼就沒想到這孫子在耍咱們玩呢!”我也無奈,難道真的是拿我倆開涮麼?

沒有辦法只能離開了,我倆就沿著走廊盡頭的另外一個樓梯下去了,走到一樓時正要出去,突然我餘光掃到樓梯口旁有個小鐵門,這一般都是樓內的小倉庫,用來堆放雜物用的。

小鐵門沒有鎖,虛掩著,裡面黑漆漆的,就在這時,我腦子突然一動,拽住了東子跟他指了指小鐵門道:“你說,這下面有幾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