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用兵倭國(第3/5頁)
章節報錯
李崇義忙道:
“陛下有所不知,先皇一向不喜不良人,很早便想解散不良人,因種種原因,沒有成功。他希望從您開始,朝廷不再設不良人,所以才沒有告訴您。”
李弘哼了一聲,道:“既然如此,你現在又為何要告訴朕?”
李崇義臉色一沉,道:“不良人共有四支,除了先皇手中一支,另外三支原本在鄭王、魯王和韓王手中。”
“泰山行宮之事後,陛下收回韓王和魯王手中的兩支不良人,分別給了周王和殷王。”
李弘怒道:“什麼!先皇是不是病糊塗了?幹嘛給他們也不給朕?”
李崇義嘆道:“陛下,這是先皇的一片苦心吶,他分別召見兩人,讓他們將來輔佐於您,這才將兩支不良人交給他們。”
李弘更怒:“輔佐?那你說說,今日朝會之上,他們有沒有輔佐朕?”
李崇義苦笑道:“今日朝會的情形,確實讓臣始料未及,周王似乎已被太后拉攏,殷王不知為何,也沒有站出來支援您。”
李弘忿忿道:“先皇太沒眼光了,武承嗣是母后侄子,當然會幫著母后了!”
李崇義沉默了一會,道:“先皇應該有他的考慮吧,不過臣以為陛下您也有責任。”
李弘驚怒道:“朕有什麼責任?”
“先皇曾多次讓您與周王親近,甚至讓您和他同娶劉家大女和二女,可據臣觀察,您從沒有去拉攏過周王,他自然會被太后拉攏。”
李弘吶吶不語。
東宮不少大臣也勸他拉攏武承嗣,但因為怕惹自家愛妃生氣,他嘴上答應,卻從無實際行動。
李崇義嘆道:“若周王站在您這一邊,蘇定方和李勣也必然站您一邊,今日之局面必然大不相同。”
李弘坐上皇位後,也漸漸意識到武承嗣的重要性,尤其是他把控軍權,這一點讓他有如芒在背之感。
“李尚書,朕現在去拉攏周王的話,還來得及嗎?”
李崇義沉聲道:“今日周王推動太后臨朝,只怕很難再讓他回頭。”
竇文鳴忽然道:“我瞧未必。”
李崇義眉尖一挑,對他突然發言十分不悅,道:“竇總管有何高見?”
竇文鳴道:“世上沒有牢不可破的關係,太后多疑,咱們可以利用這一點,挑撥二人關係,陛下再施恩拉攏即可。”
李崇義冷哼道:“竇總管未免太小看太后了,以她的精明,就算再多疑,也不會自斷手腳,這種把戲不會有用。”
竇文鳴暗哼一聲,不說話了。
李弘道:“李尚書,照你這麼說,咱們無法拉攏到周王了?”
李崇義沉聲道:“依在下之見,陛下與其去拉攏周王,倒不如去拉攏殷王。”
“老八?”
李崇義道:“是的,今日朝會上,殷王一言不發,保持中立,說明他內心充滿猶豫。這個時侯必須立刻施恩拉攏,否則便會被太后搶先一步!”
李弘點了點頭,道:“有理。”
李崇義又道:“除此之外,您還應該將鄭王召回長安,授予要職。鄭王雖一向不涉黨爭,但他畢竟是李氏子弟,在關鍵之時,一定會站在您這一邊。”
李弘欣喜道:“對啊,朕怎麼把他給忘了!”頓了一下,不安道:“可朕若下旨,太后會不會從中阻攔?”
李崇義笑道:“陛下多濾了,太后雖然爭得臨朝的權力,但只要您的旨意不被大臣反對,她便無法過多幹涉。”
“那大臣們會不會反對呢?”
李崇義道:“陛下放心,大臣們今日之所以站在太后一邊,是為了提高他們的話語權,並非存心反對您。只要您不傷害到他們利益,他們便不會輕易反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