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朝堂之爭(第2/5頁)
章節報錯
昨日朝會匆匆而散,本有許多大事還未決斷,其中一項最重要的便是官員調動。
李治歸天后,按照朝廷舊例,老臣必須主動提出告老辭官,如果新皇挽留,才能留下。
新皇若是不留,就只能挪開屁股,讓給別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便是這個道理。
劉仁軌、李勣、蘇定方、諸葛三元等年老官員紛紛出列,向皇帝請辭。
李弘還沒說話,武媚便道:“眾卿皆是國之棟樑,如今新君繼位,正需各位全力輔佐,怎能辭官只顧自己去享清福?本宮不準!”
一句話便將所有老臣留了下來。
武承嗣見大事已定,起身出列道:“啟稟太后殿下,您讓臣調查的事情,臣已全部調查完畢,國庫被盜的財物,已重新歸入國庫。”
太府卿跟著出列道:“昨夜和今晨,周王殿下共從宮外運入左藏庫兩筆款項,摺合銅錢四百六十萬貫。”
群臣皆吃了一驚,就連李勣和蘇定方也面面相覷,兩人從未聽武承嗣說過國庫被盜之事。
武媚點了點頭,向眾大臣說道:“諸卿想必對此事都十分疑惑。”
蘇定方吃驚道:“太后殿下,國庫真的被竊取了嗎?”
武媚鳳眸環視一圈,點頭道:
“不錯。此事要從年中說起,當時本宮正在籌備泰山封禪的事,戶部向本宮提出一個奏本,李尚書,你將當時的奏本內容,向眾卿說明一下。”
李崇義出列道:“是。”
側轉過身,面朝著眾臣道:
“去年因遼東之戰,國庫入不敷出,存餘已然不多,今年若進行泰山封禪,耗費巨大,封禪後國庫很可能剩餘不到百萬貫錢。”
眾臣皆面面相覷,最近朝野已有傳聞,說國庫連年征戰,已然耗空,許多人原不相信,哪知真有其事。
更令人驚訝的是國庫耗空的原因竟是因為被竊,而且聽周王剛才口氣,他似乎一直在暗中調查此事!
李弘驚疑不定,立刻質問道:“周王,朕聽說你昨日將蕭府、韋府抄了家,莫非就是因為此事?”
武承嗣正要回答,武媚道:“皇兒,你別心急,先讓李崇義慢慢說。”
李弘悶悶應了一聲。
李崇義繼續道:“當時我上奏此事後,太后殿下命我們戶部、太府寺、少府監都不得對外宣揚此事。”
劉仁軌沉聲道:“太后殿下,國庫空虛,關乎國本,朝廷各方面戰略都需相應做出調整,您為何要李尚書他們隱瞞?”
武媚淡淡道:“因為本宮當時便懷疑有人盜取國庫,命他們不得聲張,好派人暗暗調查。”
頓了一下,她冷冷道:“只可惜那名調查的官員太不中用,幾個月下來,竟告訴本宮各衙皆無問題,國庫沒有被盜!”
“本宮不信,等周王回京後,立即讓他來調查。周王沒有讓本宮失望,很快便確認了國庫被盜屬實,還查出了幕後主謀。”
李弘吶吶道:“就是蕭家和韋家乾的嗎?”
武承嗣點頭道:“是的。這事我也重頭說明一下吧,當初姑母讓我調查此事時,我恰好也在調查另一件事。”
“何事?”李弘忙問。
“當時我正在調查韓王和越王犯下的一些罪行,好給受冤之人昭雪。”
武承嗣扯了個慌,隱瞞了楊鉉的存在。
“一番調查下來,我發現有人在暗中賄賂韓王和越王,讓他們推動遼東之戰!”
群臣議論紛紛,遼東之戰背後竟有人在推動,太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