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女皇男寵(第2/4頁)
章節報錯
武媚緩緩道:“除先皇之外,只有你一人,是全心全意為朕著想,從未做過對朕不利的事。”
說完她又補充了一句:“上官婉兒的事朕也想清楚了,你從沛王手中救了朕,朕不該因為一個上官婉兒就與你吵起來。”
她一生極少認錯,說這話時將頭轉向一邊,不讓武承嗣看到她的表情。
武承嗣心中一暖,道:“您嚴重了,侄兒當時也太沖動了,對您說話的語氣不好。”
武媚笑道:“好啦,咱們互相說這些話就沒意思了。”
頓了一會,她表情逐漸嚴肅,慢慢道:“承嗣,朕打算走出那最後一步了,你會支援朕吧!”
武承嗣拱手道:“那是當然,侄兒會一直支援您。”
武媚點了點下巴,渾身似乎鬆弛了一下,又問:“承嗣,你要做太子嗎?”
武承嗣搖了搖頭。
武媚一笑,道:“朕猜到了,唉,雖然朕想讓你做太子,但也知道你只對打仗和斷案有興趣。罷了,只要你支援朕就行,其他的朕就不強求了。”
武承嗣暗暗感慨,武媚畢竟不是常人,這回連李勣也猜錯了。
他與武媚相處多年,相信她這些話都是真話。但人是會變的,事關全家安危,他還是打算按照李勣留下的計策,推動兒子坐上太子之位。
正琢磨著怎麼開口,武媚又道:“承嗣,你覺得誰做太子比較合適?”
武承嗣心念電轉,武媚此刻如此好說話,他也沒必要再兜圈子,直言道:“姑母,您覺得宗謙怎麼樣?”
武媚一愣,旋即吃驚道:“你是說太平肚裡的孩子?”
武承嗣點了點頭。
武媚凝思不語,目光不住閃動,過了好一會,她露出一絲微笑,道:“承嗣,虧你想的出來,這孩子有一半李氏血統,那些大臣們就不會那麼抗拒了。”
武承嗣見她如此說,心中大喜,知道這事穩了。
武媚忽一皺眉,道:“倘若是個女孩怎麼辦?”
武承嗣摸了摸鼻子,沒有說話,武媚斜眼橫了他一眼,哼道:“既然這主意是你提出的,你就多辛苦辛苦,一定要給朕抱來一名外甥!”
兩日後,太平公主誕下一子。
武媚立刻返回洛陽,接受四海請願,改國號為周,登基為皇帝,立武承嗣之子武宗謙為太子,李顯則被廢為廬陵王。
劉齊賢、狄仁傑、張柬之等大臣都覺得這好過武三思當太子,仔細一想,甚至比武承嗣當太子更合適,遂都不再反對。
公元683年,左驍衛將軍郭元振和兵部尚書張柬之一起上奏,說吐蕃分裂嚴重,提議行離間之計,促使贊普殺死論欽陵。
武媚與武承嗣商議後,同意了此計。
張柬之立刻派人去吐蕃,散播謠言,說論欽陵與大唐暗中密謀,想在吐谷渾舊地立國。
贊普立刻調查,結果真查出一封唐朝寫給論欽陵的信,信中同意他立國,但要每年向大唐朝貢。
贊普大怒,趁論欽陵去西部視察軍情,和手下大臣以狩獵的名義,來到他的駐地阿秦地區,殺死論欽陵親信兩千多人。
論欽陵回到駐地後憤怒不已,便要興兵討伐贊普。
但吐蕃是宗教之國,贊普是宗教首腦,他手下士兵更忠於贊普,不願與贊普為敵。
論欽陵兵潰,自殺身亡。
武承嗣立刻點齊十萬大軍,和薛仁貴分兩路進攻吐蕃,士兵們早已經過高原訓練,再憑藉火炮攻堅之利,只用了兩年時間便攻下了吐蕃首都。
公元686年,吐蕃被周圍幾國群起而攻,一代強大的吐蕃王朝自此走向滅亡。
……
大雨下的很急,路面盡是淤泥,一輛土黃色的馬車緩緩行事在路面上。
趕車的是名十五歲左右的少年人,長的眉清目秀,穿著身書童的打扮。
他年紀不大,馬車卻趕的極好,左手一拉、右手一擺,就能控制馬兒避過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