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成答道:“公爺,高兄已經離去了,他讓我向您轉告說,他一路護送您回長安,是為了報答您的恩情。他是個江湖人,更喜歡閒雲野鶴的生活。”

武承嗣嘆了口氣,既欣賞高君會的灑脫,又有些遺憾不能留住他。

飯後,按照唐朝風俗,大年三十這一日要舉行儀式驅除瘟疫。

武承嗣自己雖不在意,但這時也不宜表現的過於特立獨行,便讓文榮安排了驅除瘟疫的儀式。

這種儀式和邪教沒什麼兩樣,讓男童戴上張牙舞爪的面具,穿上紅黑相間的衣褲然後擊鼓舞蹈。

這個男孩的身後還會有二十個“伴舞”之人。他們和男孩一起跳舞,寓意就是驅除邪魅並達到祈福的目的。

儀式結束後,武承嗣又要到祠堂祭拜祖先,接著在大堂中與眾人一起圍著火盆守歲。

守了沒多久,他便因為太過困頓,在大堂睡著了。

……

次日清晨,皇帝李治在含元殿接見各國使節,武承嗣也在大殿之中,親眼目睹了萬國朝貢的盛況。

來參加朝拜的近百個國家中,大唐屬國有三十多個,每個屬國都向朝廷進貢,朝廷也會賞賜回禮。

大唐以武立國,各國進貢的多是馬匹。

這是從太宗李世民時期留下的傳統,獻馬者唐朝才會有回賜,那些獻珠寶珍奇的,朝廷回賜的東西往往極少,久而久之,各國便都挑選良馬進獻。

整個朝貢過程中,李治情緒一直不怎麼好,顯然還受到了昨日之事的影響,因為他甚少發言,很多場合都由武媚代他發言。

不過以武承嗣與武媚的長期相處中,能瞧出來武媚的情緒也極差,只不過她控制的很好罷了。

朝貢結束後,武承嗣受到召令,來到了紫宸殿。武媚沒有再掩飾自己糟糕的情緒,臉色鐵青。

“都出去。”她揮了揮手,大殿內很快只剩下姑侄兩人。

武承嗣走到武媚身邊,只見桌案上有不少被揉成一團的紙,開啟一看,每張紙上都寫著“靈寶”兩個字。

武承嗣微感奇怪,忽聽武媚說道:“承嗣,昨晚的事幕後之人是沛王,對嗎?”

武承嗣點了點頭。

武媚目光灼灼的盯著他:“你有證據嗎?”

“沒有。”

武媚輕輕一嘆:“和本宮猜想一致,沛王讓琅琊王來實施計劃,自己毫不插手,為的就是計劃失敗時將自己撇乾淨。”

“他也不是完全沒有參與。”

武媚鳳眉一揚:“此話怎講?”

“姑母可知李雲仙在黎園曾預言了三名人的死亡時間嗎?”

“聽說過。”

武承嗣沉聲道:“這是計劃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李雲仙正是憑藉這件事揚名於長安,同時受到太子賞識,進而在太子邀請下參加皇家夜宴。”

武媚側靠在龍椅上,手肘託著腮,皺眉道:“你的意思是說,沛王插手進這件事了?”

“不錯,黎園的事件,是由沛王府的陳子昂和表弟的對賭引起的,而且沛王還特意請李清風來主持第三場比鬥,就是為了成就李雲仙的名氣。”

武媚思索片刻,搖頭道:“僅憑這點,根本說明不了什麼,他完全可以推託說是巧合。”

武承嗣嘆道:“是的,正因為缺乏關鍵證據,侄兒昨晚才沒有提及沛王。”

武媚閉上眼,輕輕揉著額頭,道:“承嗣,昨晚本宮和陛下吵了一架,他明知沛王做下這等事,卻不打算處置他。”

“莫非陛下想立沛王為太子?”武承嗣微微吃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