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告別遼東(第三卷完)(第2/2頁)
章節報錯
契毖何力暗暗尋思:“李勣雖是行軍大總管,但如果他和薛仁貴一起反對,朝廷未必會採納他的策略。
現在最關鍵的是武承嗣的態度,他從剛才開始就一言不發,莫非心中也不贊同這計劃?”
“武公爺,您怎麼看?”契毖何力問。
“我贊同大帥的提議。”武承嗣微笑道,
契毖何力嘆了口氣,心想畢竟是姻親關係,果然會相互支援。
如今武承嗣和李勣都同意,他和薛仁貴反對也沒用。
楊玄基暗暗著急,他覺得李勣是怕薛仁貴部先打下平壤,搶了頭功,故而故意來個拖延之計。
等擠走了薛仁貴和契毖何力,將來他和武承嗣再平分攻滅高麗的功勞。
他向薛仁貴打了好幾個眼色,希望自家大將軍出聲反對,薛仁貴卻沒有任何反應。
這時,契毖何力已經出聲表示贊同,李勣道:“薛大將軍,你若是也不反對,老夫就以我們四人的名義,向朝廷上奏了。”
薛仁貴沉聲道:“我只有一個問題想問問老將軍。”
“薛將軍請說。”
“老將軍是早就猜到我和武將軍會打下鴨綠城和烏骨城,所以故意放走國內城的高麗守軍嗎?”
李勣點頭道:“老夫確有這個打算,如果將高麗主力全部消滅,他們根本擋不了新羅人多久。”
薛仁貴一拱手道:“老將軍深謀遠慮,薛某人佩服,我贊同老將軍的計劃。只是不知老將軍打算留誰在高麗,穩定這裡的局勢?”
“這是朝廷的考慮,薛將軍若有建議,可以向朝廷上奏。”
薛仁貴點了點頭,站起身道:“那薛某人就先告辭了。”
契毖何力也站起身,哈哈笑道:“大帥,武公爺,我手下的劉仁願有過治理熊津的經驗,不如讓他負責穩定高麗局面吧?”
李勣淡淡道:“契毖將軍可以向朝廷上奏。”
武承嗣微笑不語。
契毖何力暗哼一聲,知道李勣和武承嗣不打算支援自己的人,便帶著人離去了。
霎時間,帳內只剩下李勣、武承嗣、裴行儉、郭待封和韋待價。
武承嗣鄭重道:“大帥,要想讓朝廷同意您的方略,最好我親自回長安一趟,勸說姑母,而且火藥的事也需要我親自說明。”
李勣點頭道:“只要老夫的提議透過,遼東的戰事也就結束了,你現在回去也好,估計用不了多久,老夫也要返回長安了。”
郭待封驚道:“大帥,如果朝廷同意了您的上奏,必然會讓您來穩定遼東,您又怎麼會回長安?”
李勣搖頭嘆道:“老夫年事已高,只恐力不從心。”
目光瞥了裴行儉一眼,道:“承嗣,我覺得你左武軍的裴將軍最適合留在遼東,你以為如何?”
武承嗣暗暗尋思:“裴行儉是蘇定方弟子,自己的部下,如今又得李勣推舉,若是他們三人聯名推薦,朝廷應該會同意。”
相比其他人,他也更加信任裴行儉得能力。“裴將軍,你可願意留在遼東嗎?”
裴行儉昂然起身,向武承嗣和李勣二人一拱手,朗聲道:“若給末將三年時間,末將定能穩定遼東局勢。”
李勣讚道:“好!承嗣,你這次回長安就活動一下這事,事先記得和蘇公商議一下。”
武承嗣點頭應是,裴行儉如今和武氏聯姻,他相信武媚不會反對。
只是沒想到遼東戰事這麼快就結束了,他心中微微有些感慨。
他來到這個時代快有一年了,其中大半時間都在軍營渡過,不知不覺,竟有些習慣了軍旅生活。
回到鴨綠城後,武承嗣將剩下的軍務向各個將領分派了一番,隨後帶上五千騎兵,向營州返回。
……
(第三卷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