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這時,沛王李賢向鄭家提親,鄭元寧一口答應,沛王成親之日恰好比武承嗣娶親晚了一日。

透過聯姻,鄭氏一族齊齊踏上了沛王府的大船上,鄭遠寧也成為沛王身邊最倚重的幾人之一。

張柬之拱手道:“殿下,狄仁傑拒絕了。”

鄭遠寧冷哼道:“不過小小一個大理寺丞,竟如此不識抬舉。”

張大安皺眉道:“狄仁傑官職雖小,但在民間名聲極大,據說斷案之能還在武承嗣之上。俗話說盛名之下無虛士,咱們若不能拉攏他,接下來的計劃就不好展開了。”

鄭遠寧冷哼道:“既然不能拉攏他,那就除了他,以免他成為咱們的障礙。”

張柬之急忙道:“殿下若如此行事,那和武氏又有什麼區別?”

鄭遠寧淡淡道:“我的意思是將他趕出大理寺,讓他無法影響我們的計劃,柬之不要多想。”

張大安道:“聽說狄仁傑很受武承嗣和諸葛三元看中,只怕沒那麼容易讓他離開大理寺。”

“那也不一定,武承嗣馬上就要離開長安了,咱們可以等他離開後動手。至於諸葛三元,哼,他在朝中沒什麼勢力,根本無力阻止咱們。”萬俊陰惻惻道。

沛王注意到張柬之面色鐵青,溫言道:“張長史,本王知道你和狄仁傑很有交情。你放心,本王只是暫時讓他離開大理寺,等過些時侯,會將他調回去的。”

張柬之咬了咬牙,一拱手道:“殿下,您若是這麼做了,狄仁傑只怕再也不可能拉攏過來了。”

鄭遠寧笑道:“張長史,那狄仁傑就算會斷案,也不過是個寒門庶族出身,對殿下的大事又能有多少幫助?”

張柬之搖了搖頭,不再多言。

眾人又商議了半個時辰,各自告退。鄭遠寧從側門出了王府,上了自家馬車後,車輪滾滾,向鄭府返回。

到了家中,長子鄭玄升提著燈籠從大堂迎了出來,忙問:“父親,今日去沛王府商議的如何了?”

鄭遠寧大步進入大堂,一邊喝著侍女端上的茶,一邊說道:“狄仁傑不識抬舉,沛王殿下采納了我獻的計劃,決定對狄仁傑動手。”

鄭玄升目露憂色,道:“父親,有句話孩兒不知當不當講。”

鄭遠寧抬了抬眼皮,訓斥道:“有什麼當不當講的,趕緊說!”

“孩兒是覺得,咱們將妹妹嫁給沛王,留個後路也就是了,爭儲的事,咱們不必摻合的太深。”

見鄭遠寧不說話,鄭玄升又道:“從南北朝後期開始,那些摻合進皇權的家族,哪個不是禍起全族。如今的七姓十家中,除了咱們家外,各家皆保持中立……”

“你懂什麼?”鄭遠寧斥道。

鄭玄升苦笑道:“就連幾位堂叔堂伯,都對您將妹妹嫁給沛王殿下心懷不滿,孩兒只是有些擔心。”

鄭遠寧深吸一口氣,沉聲道:“玄升,做事不能只看眼前。不錯,以前我鄭家確實從不參與皇家內事,但現在和以前不同了。”

“父親此言何意?”

鄭遠寧沉聲道:“自從隋朝開啟科舉以來,朝廷一直都在打壓世家貴族,提高寒門地位。到了我朝,太宗不僅不取消科舉,還擴大科舉規模,當今陛下登基後,也只知重視科舉人才。”

鄭玄升苦笑道:“隋朝的基業被李家奪取,他們當然也怕其他世家奪取他們的天下,所以利用寒門庶民打壓我們,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鄭遠寧冷冷道:“所以說,將來世家大族的權力只會越來越小,指望明哲保身就能存續下去?笑話!我們再不主動爭取,只怕要成為冢中枯骨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