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一會,馬車終於來到大慈恩寺。

三女徑直來到大雄寶殿,只見殿中一群紅衣黃帽的喇嘛坐在一堆,一群灰衣和尚坐在另一堆。

兩方人都閉目端坐,周圍用屏攔圍成一個圈,所有觀眾都待在圈外。

圈子西面,被屏風和侍衛又隔出一片區域,裡面都是些女子。

李芷盈三人朝著西面走了過去。

趁著等候的功夫,薛玉錦開始賣力售賣她的衣服首飾。

許多衣服基本只穿了一兩次,首飾也都是嶄新,價格則只有原來一半左右。

再加上李芷盈、程綵衣在一幫著推薦,東西很快便售完了。

恰好在這時,一聲鐘響,玄奘悠悠睜開雙眼,向喇嘛首領蓮花生看去。

那喇嘛首領四十來歲,又黑又瘦,眼小而鼻大,與玄奘的高僧形象差得多了。

玄奘西行去過天竺,知道吐蕃喇嘛是從天竺傳來。

他們雖貌不驚人,但有著辯經的傳統,極善辯論,因此絕不敢小視對方。

“禪師遠來是客,就由禪師先請了。”玄奘雙手合十道。

蓮花生微微一笑,也不客氣,開口便問:“禪師信仰何教?

玄奘答:“信仰佛教。”

“信仰佛教,先作何式?”

“應先皈依三寶,皈與歸同。”

“何謂三寶?”

“三者為佛法僧,以能利益世間,希有難遇,故喻稱寶。”

“何者為佛?”

“佛者得無上正遍知之人,教主之德號,其義為覺者。所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也。”

“何者為法?”

“法者救世度人之道,載在藏經者,佛之所以教也。其義為軌持,所謂任持自性,軌生物解也。”

“何者為僧?”

“僧者學佛言行,傳佛教化之人,其義為和合眾。所渭解脫同證、身同住、口無諍、意同悅、見同解、戒同修、利同均也。”

薛玉錦在一旁聽得目瞪口呆,叫道:“這就是佛法辯論?”

李芷盈點頭道:“對呀,聽說雙方會不斷提問,直到一方答不上來為輸,如果有哪一方問不上來,就換對方提問。”

薛玉錦哼道:“那喇嘛問的問題也不怎麼高明嘛,想必不是玄奘大師的對手。”

程綵衣道:“我聽人說,這種辯論一開始都會互問些簡單問題做試探,然後尋找對方佛法破綻,再針對破綻猛攻!”

薛玉錦笑道:“那和比武也差不多嘛。”

三人聽了好一會,果然那蓮花生問的問題越來越刁鑽,就連三人中最博學的李芷盈也聽不懂雙方的問答了。

此時外圍觀眾都發現辯論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有趣,紛紛離開了大殿。

薛玉錦皺眉道:“我感覺就像在聽蠻語一樣,腦袋嗡嗡作響。”

李芷盈笑道:“要不然咱們出去轉一圈,等會回到看個結果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