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行的還有一大隊千牛衛和幾名工部官員。

出城路上,張構忽然發現路上多了許多金吾衛,而且也是向城門方向而去。

馬車中的太平公主對此毫不奇怪,似乎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一樣。

張構疑惑之下,驅馬上前,向一名千牛衛郎將問道:“將軍,您知道街上為何多了這許多金吾衛嗎?”

那名郎將瞥了他一眼,問道:“不知閣下是?”

張構道:“在下是一名工匠,奉命去泰山行宮檢查整修情況。”這是太平公主給他安排的身份。

那郎將冷冷道:“既然是工部的人,就去問你們自己的長官。別來問我。”

張構只得又來到一輛馬車旁,向裡面的工部員外郎問道:“黃員外郎,您知道街上為何多了這許多金吾衛嗎?”

馬車內的黃員外郎挑開車簾,打量了他一眼,問道:“你是誰?”

張構答道:“在下是公主殿下從神火坊調來,去泰山行宮檢查的工匠。”

黃員外郎瞥了那些金吾衛一眼,淡淡道:“不該問的別問。”說完鬆開馬車窗簾。

張構猶豫了好半晌,終於還是擔心不過,來到太平公主的馬車旁。

太平公主乘坐的是一輛四駕馬車,又大又穩,四周圍滿了公主府侍衛。

侍衛首領羅振認識他,便沒有阻攔。

張構來到馬車窗戶邊,向車內的太平公主喊了聲:“公主殿下。”

“何事?”車內傳來太平公主慵懶的聲音。

“您知道街上為何多了這麼多金吾衛嗎?”

好一會,車內沒有任何回聲,正當張構以為太平公主不會回答時,馬車窗簾忽然被拉開。

太平公主雙手撐在窗簷上,說道:“聽說武三思今早出城後失蹤了,這些金吾衛都是去找他的。”臉上帶著幸災樂禍的笑容。

張構愣住了,武三思竟然失蹤了?

昨天他還見過那位長的像女人的伯爺,他怎麼今天就失蹤了?

更奇怪的是,太平公主竟然笑的這麼開心,兩人不是表親嗎?

懷著疑惑,張構跟隨太平公主出了長安城,向兗州的泰山行宮而去。

……

公元677年十月初十,李治和武媚率領文武百官,攜同各國使節,離開長安城,前往泰山進行封禪大典。

封禪之日就在一個月之後,十一月初十。

與此同時,太平公主抵達泰山行宮已有五日,她奉旨到泰山行宮的訊息很快到了揚州城。

越王派人請來韓王,在書房中商議此事。

“太平公主去泰山行宮而已,又不是武承嗣去泰山行宮,你慌張個什麼?”韓王進入屋子後,不以為然的說。

這一個月來,武承嗣專心操練水軍,打擊海盜,讓他漸漸放鬆了許多。

越王沉聲道:“你別忘了,太平公主和武承嗣關係極為親密,他委託太平公主幫他去調查泰山行宮,也不是沒有可能。”

“楊鉉,你和越王說說武承嗣這一個月的情況。”韓王沒好氣道。

楊鉉道:“最近這一段時間,刺史府和水軍都督府都沒有任何人入京。”

陳碩真也道:“殿下,貧道的人也都守住了去兗州和入京的路,凡是有可疑之人經過,我們都會跟蹤調查,目前沒有任何情況。”

越王皺了皺眉,道:“你們都覺得這是巧合?”

韓王撇嘴道:“你這個人什麼都好,就是太多疑了,武承嗣雖然抓走了張構、救出了徐元舉父女,但這些人什麼都不知道,他抓了也是白抓,偏偏你喜歡多想。”

越王沉默了好一會,沉聲道:“泰山封禪還有不到一個月,再過幾天,我們和武承嗣就都要去兗州,我不能不小心一些。”

韓王懶得和他爭論,掏了掏耳朵,轉移話題道:“我聽說魯王病了,這次沒有隨行參加封禪大典。”

越王點頭道:“是的,好像和他兒子李靄被抓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