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充又遲疑了一下,低聲道:“首領記恨你們大理寺當年摧毀他的山寨。”

“當初剿滅屠洪的山寨,狄仁傑又沒參加。”諸葛三元皺眉道。

“首領是聽說狄仁傑是大理寺新一代的代表人物,所以將當年得帳算在他頭上了。”

諸葛三元點了點頭。

“那他為何又劫走賀蘭敏之?”武承嗣插嘴道。

“什麼賀蘭敏之?”歐陽充茫然道。

“還裝蒜?你們船上的賀敏就是賀蘭敏之,你難道不知道嗎?”諸葛三元冷冷道。

“我真不知道啊,賀敏是首領突然帶回來的,說是他的一個表弟。”歐陽充急道。

“屁的表弟,賀蘭敏之以前是朝廷的安遠伯,皇后的親外甥。”諸葛三元瞪眼道。

歐陽充驚愕道:“這……朝廷的伯爺怎麼會來我們船上?”

武承嗣目光凝視著他,道:“你真的一點頭緒都沒有?”

歐陽充皺眉思索了一會,忽然道:“我只知道首領應該認識揚州的一名高官。”

武承嗣雙眉一挑,道:“是誰?”

“我也不知道,只是每次朝廷水師過來圍剿我們前,他總會提前得到訊息,帶著我們躲起來。”

武承嗣暗暗搖頭,這揚州果然是魚龍混雜之地,竟還有人勾結海盜。

忽然間,他有種感覺,如果自己這樣直接去揚州,將會與各方勢力鬥智鬥勇,稍有不慎,也許就會栽一個大跟頭。

事情若是發展到那種地步,不僅什麼都做不了,一個處理不好,還可能深陷泥潭,遼東之戰得來的聲望也將毀之一旦。

決不能讓局面發展到那一步,武承嗣暗暗告訴自己。

接下來,武承嗣向歐陽充詳細詢問著島上的情況。

歐陽充答道:“島上火鳳社的人大約還有兩個堂口,三百多人,另外島上還有一千多戶人家,都是火鳳社最堅實的信徒。”

武承嗣吃驚道:“這麼多人,他們在島上吃什麼?”

歐陽充答道:“火鳳社的人組織他們在島上開墾農田,生產糧食,為的就是防止官兵圍島困島。”

武承嗣靜默半晌,心中忽然生出一個想法。

他雖然眼下大權在握,風光無限,但政治鬥爭向來兇險無比,他未必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若是能將這座海島佔據,將來若是鬥爭失敗,這裡倒不失為一條退路。

審問完歐陽充後,武承嗣獨自在房間內思索了許久。

最終,他給武媚寫了一封信,以沿海有倭國軍隊侵擾為由,讓朝廷調一萬左武軍過來。

眼前這種局面,需要以力破巧,到時只要將一萬左武軍駐紮在揚州城外,再加上五千千牛衛,才能震懾住揚州的魑魅魍魎。

屆時,他才有精力去整治揚州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