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子昂左邊,站著名穿著氈袍的威猛大漢,右邊站著名黑袍少女。

那少女脖子間掛著什麼東西,乍一看是條紅色項鍊,然而仔細一瞧,那‘項鍊’竟然在緩慢蠕動,原來是條小蛇。

下方兩群人之間,放著張桌子,桌上有一個大木盒子。

木盒呈圓形,上方開口,看起來就像一個迷你鬥獸場。

莫非這次是鬥小型野獸?

正當武承嗣這麼想的時候,旁邊的李芷盈輕“咦”了一聲。

只見下方兩群人中,各走出一人,分別是驃國的面紗女子,以及脖子上掛著小蛇的女子。

莫非是她們相鬥?該不會比跳舞吧?

正暗自猜測時,門外忽然傳來衛恆的聲音:“公爺,有一名叫杜審言的人求見。”

杜審言?武承嗣心中一動,這名字雖然不熟,但總覺得在哪裡聽過。

忽然間,他腦中一閃,這不是杜甫爺爺嗎?

“讓他進來吧。”

李芷盈悄悄向旁邊跨了一小步,與武承嗣拉開了點距離。

一名二十多歲的男子在兩名親衛帶領下進來了,那書生目不斜視的向武承嗣拱手行禮,道:“學生杜審言見過武公爺。”

武承嗣打量了杜審言一眼,微笑道:“不知杜公子找我何事?”

杜審言恭敬道:“武公爺剛才進樓時,學生恰好看見。武公爺在遼東戰場為我朝立下不世之功,學生仰慕至極,特來拜見。”

武承嗣不由向李芷盈看去,發現她也正看著自己,似乎在說:“瞧吧,從側門進來都被人瞧見,要是從正門進來還得了!”

武承嗣笑了笑,正要說話,門外忽然又響起喧譁聲,緊接著又一名親衛的聲音傳來:“公爺,有兩名叫崔融、鄭喬的公子求見。”

武承嗣摸了摸鼻子,看來瞧見兩人進來的人還不少,只是一開始都不敢冒然求見,瞧見杜審言成功後,這才大著膽子過來碰運氣。

武承嗣沒有答話,沒一會,門外便安靜了。

便在這時,杜審言緩緩說道:“武公爺,您知道最近民間傳出很多流言嗎?”

“什麼流言?”武承嗣問。

杜審言沉聲道:“民間到處都在傳言,說沛王殿下英明神武、聰慧睿智,比當今的太子殿下更適合做儲君。”

武承嗣早就聽武媚說過,李賢並沒有隱藏自己爭儲的意圖,只是沒想到他已經在民間透過輿論造勢了。

“在我面前妄議爭儲之事,你不怕被我治罪嗎?”武承嗣故意板著臉說。

杜審言肅然道:“學生一條賤命無足輕重,只希望武公爺能出面制止此事,以防我大唐徒增內耗,讓高麗人有機可乘!”

武承嗣吃了一驚,原來他來找自己是為了這個?

霎時間,武承嗣對此人多了幾分敬重,也不再只把他當做杜甫爺爺,說道:“杜公子為國為民之心,本公已知。然這件事涉及太子和沛王,不是我出面就能解決的事。不過你放心,我絕不會給外族任何可趁之機。”

杜審言抬頭看向武承嗣,只見他目光凜然生威,微微頷首道:“有武公爺這句話,學生便安心了。”

李芷盈忽然道:“聽說杜公子在去年科舉考試中,名列榜眼,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多謝娘子謬讚。”杜審言低頭回答,腦袋都快與地面平行了。

武承嗣對此人頗有好感,便也不急著趕他出去,向下方看去,只見驃國女子正在和纏著蛇的少女說話,問道:“杜公子,你知道下面比斗的事嗎?”

杜審言答道:“學生從旁人那裡聽說了一些。聽說這場爭鬥是起自萬國來朝的座位名次,吐火羅國使節不滿座次排在回紇國之後,故而找上沛王殿下。”

吐火羅國?那不是月氏國嗎?莫非剛才善德堂受傷的男子,竟然是月氏國的王子?

月氏國是漢朝時期的一個大國,被匈奴打敗後,向西遷移,演變成現在的吐火羅國,而且夾在如今的世界第一大國唐朝、以及世界第二大國阿拉伯帝國之間。

杜審言繼續道:“回紇國也找上了太子殿下,經過東宮和沛王府的一番明爭暗鬥後,最終演變成透過比斗的方式決定位次。”

“那也應該只是吐火羅和回紇的爭鬥,可下面好像不止兩國使節呢。”李芷盈好奇道。

杜審言低頭答道:“因太子殿下和沛王的原因,很多小國也紛紛站隊,下面比試的兩名女子就分別是驃國和南詔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