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哄搶外匯(第2/3頁)
章節報錯
半導體行業快馬加鞭的向前奔襲,而其他行業的工友呢還在眼巴巴的等著機會的到來。要說大家夥兒心裡不急那可真的是睜著眼說瞎話!
工人們有苦不能言,畢竟就連廠長拿到手的工資也比不上電子廠的一線工人。廠長都比不過,他們這些工人自然也沒什麼話講。
可是即便工人們沒有理由發洩,做廠長的也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現在好不容易有了機會,終於可以改善一下工廠的生產條件,興許所有裝置更換之後能把生產出來的產品賣到全世界。到時候有了這樣的銷量,自然也不用再為工資發愁。
可是這些人太急了,急得有些忘了規矩。主管部門的章還都沒有蓋上,外匯管理局怎麼可能給他們批外匯。”房間裡另外有人說道。
“我二舅他們廠那套機器已經運轉了快二十年,聽說在國際上早就沒人使用這樣的機器裝置。據說啊跟發達國家相比,整整落後了三代產品。
我二舅他們工廠裡所運轉的那套機器屬於第二代,而發達國家現在工廠中已經使用第五代裝置。
這樣的差距之下,想要跟對方競爭怎麼可能有希望。
這要是推向市場憑本事吃飯,不在指望上級領導派發訂單,完全依靠廠裡的產品自行尋找銷路,這幾乎就是砸掉自己的飯碗。
如果不升級裝置,將來很可能是全工廠都忍飢挨餓。”雖然機器裝置耐用是一個非常讓人喜歡的質量優點,可是一旦機器裝置被消費市場淘汰,就證明無論是產能還是功耗,甚至是生產出來產品的質量,都無法滿足當下的消費市場需求。
一個不被消費市場所接受的產品,除非用極低的價格,來佔領一點點存在的空間。
也就是依靠著華夏的工人成本極其低廉,用發達國家跟華夏工人的工資差來作為盈利的空間。
這種做法雖然短時間內有一定的存在正當性,可是一旦國際市場有任何波動再加上國內物價的飛漲,勢必會抹平這樣的差距。
“二三十年的裝置那不是很正常嗎?我二哥他們工廠裡的那套裝置建國前就有了,一直使用到現在縫縫補補又三年。
曾經全國大會戰的時候還獲得過很多榮譽,說來說去也算是有功之臣。
可是像這樣的機器裝置也就是在上級領導派發訂單的情況下能夠繼續存活。
一旦上級領導不再派發指定任務,而是任由下面的工廠自己找出路,一旦有其中一家工廠拿到了外匯升級了自己的裝置像這種過時的小廠就會瞬間失去活力。
每個人都害怕自己是被剩下的那一個,於是聽風便是雨,更何況這一次五十億美金的外匯真的不只是風,實打實的一場暴風雨。”一想到那麼多年兢兢業業工作在這樣過時的生產線上,可是一旦全面走向市場經濟的話,不知道有多少工廠的多少裝置就會瞬間被淘汰。
想想也是心酸,可是優勝劣汰就是市場經濟最核心的遊戲規則。
誰不遵守這套自然法則,誰就有可能成為第一個被淘汰的人。
如果僅僅是一個個體,被淘汰了頂多是一家人忍飢挨餓罷了。
可是一個工廠倒下了,幾百名職工就是幾百個家庭,背後可能達到幾千人,甚至是輻射到上萬人。
沒有了收入來源這些人的生活就會變得艱難。
“現在僅僅是開始,這筆錢還沒有實際到賬,我們這裡就已經宛如像戰場一樣。一旦這筆錢真的到賬的話,然後再被外面的人所知曉,真不知道咱們這些人每天要處理多少這樣的申請單。”雖然工作量大了會很勞累,可是想到事關那麼多工人家庭的幸福,也只能咬咬牙默默的挺過這一段狂風暴雨。
期待有更多的企業走出國門創造外匯,等外匯越來越多之後,這些工廠就不用如此辛苦的眼巴巴的指望著這一張張外匯申請單。
“其實有的事情不能只看表象,就拿我手上的這份申請單來說,他們申請外匯的理由如此的含糊不清,連購買裝置的型號跟功能都寫不清楚。
像這樣的申請單其實就是來跑馬圈地的,他們想先把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外匯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