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嗜血的狼(第1/4頁)
章節報錯
燈光師的擔憂反映了這個現實社會最殘酷的一面!
普通人永遠不是資本的對手。
資本的規模越大,勢力自然也就越無法阻擋。
對於林平來說,當資本主推一件事情的時候,當資本引領改革的時候,很多傳統行業都將面臨著危機。
電子商務改變了太多人購物的習慣,導致很多實體店生意慘淡。
外賣業務,衝擊了很多快餐食品,以及速凍食品。
就連普通的零食,也遭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
人們在享受現代化生活的同時,沒有幾個人會在意傳統行業遭受了什麼樣的危機。
“如果能按時發工資,自然是好的。
怕就怕,我們這些人到時候連領工資的地方都沒有。
像我這樣的剪輯師,剛剛才有了一部剪輯的作品而已。
之前,一直都是帶一些細枝末節的工作。
公司從來沒有讓我主刀,去剪輯一部電影。
以我的資歷來看,如果林平的電影公司,肯定不會像我這樣的人發出邀請,邀請我加入到他們的公司。
港城每年發行那麼多部電影,有太多的人有著豐富的經驗。
如果我是老闆的話,我也會選擇這些經驗豐富的老江湖。”話說到此處,那人看著杯中酒十分的沮喪。
“怕什麼,電影這種藝術,並不是有錢就能代表一切。
TVB跟邵氏影業夠有錢了吧?可現在的結局又如何呢?
在港城,邵氏影業的電影越來越不受歡迎。
而且邵氏也變得越來越謹慎,很多時候都不願意投資武俠片以外的劇情片。
因為武俠片電影他們有著穩固的銷售渠道,從劇本的構成到演員的挑選,以及整個班底的架構。
以邵氏影業現在流水線作業的能力,從一張白紙開始寫劇本,一直到電影剪輯完畢包裝髮型。整個過程甚至用不了一個月的時間。
這就意味著,邵氏影業可以在每一年大批次的製作發行。
雖然傳統的武俠電影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的票房,但是每部投資二三十萬的電影,都能給邵氏影業帶來一兩百萬,甚至兩三百萬的票房收入。
雖說武俠片的票房對比現在港城的票房排行榜,恐怕連前五十名都進不去。可是人家邵氏醫院看中的是穩定賺錢的能力。
也正是因為太過於注重保守,最終導致邵氏影業徹底被港城其他電影公司取代。
從這一點我們就能分析出,一家公司有沒有錢,至少在電影行業來說並不是起到決定性作用。
有錢的公司的確可以請最大牌的明星,請最好的編劇跟導演。可是並不意味著,這些超級大牌組成的劇組,就一定能夠拿到大賣的票房。
以好萊塢為例,每年都有許許多多大牌組成超豪華團隊。
可是這些團隊真正能夠穩定票房年度榜單第一名,簡直是鳳毛麟角。
反觀那些沒錢的公司,一些不怎麼出名的演員加上一個沒什麼名氣的導演,最後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編劇寫的劇本。
可是這樣的組合,放眼全球各地,頻頻能夠以黑馬之姿拿到亮眼的票房記錄。”一位剪輯師,雖然也同樣擔憂資本大鱷攪局市場,可是看過那麼多的電影之後,他明白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
消費者買票進入影院,並不會刻意的挑選某家電影公司出品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