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沐言菲說跟趙晚秋一起吃飯,林平就感覺到有些心驚肉跳。雖然兩個人早已經見過面,而且還在一起相處過。但是私下裡見面,這才是林平最擔心的。

“品牌的打造,有的時候需要一點點運氣。很多時候,那些知名的品牌,都是藉著歷史的東風一點點成長起來的。

我給你的建議不多,不過我希望你認真考慮一下。

第一,要建立高,中,低三個不同的檔次。

每一個檔次,都要建立三到四個品牌。

按照這個數量,你最少需要建立十個品牌。

其中,每個檔次只要有一個品牌火了,那麼就可以讓你獲得一定程度上的成功。

這有些廣撒網,又有些瞎貓碰死耗子的嫌疑。

而且廣告費從一兩個品牌,直接全部分攤到十個品牌之上。

恐怕每個品牌所造成的影響力都會有限。

雖然有好處,但是也有它的侷限性。這要看你如何調整,如何進行佈局。”林平說的很表面,只是給沐言菲一個思路而已。

然而沐言菲並沒有就這個話題談論下去。

而是撒嬌的抱住了林平的脖子。

“既然你是未來回來的,不如給我透露一下,以港城為例,誰會是最紅的大明星呢?

尤其是現在,那些人還沒有出人頭地之前。

我想把他們都簽約下來,等到他們成大明星的時候,就可以藉著他們的名氣幫我賣貨。

我有限的廣告經費,當然是能簽約的越多越好。”沐言菲怎麼會在意那些商業佈局。

有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奇人在手。

任何商業佈局,也鬥不過知曉未來這四個字。

林平說的沒錯,很多的大品牌都是藉著歷史的機遇一步步成長起來。

當一些公司成為巨頭之後,後來者只會越來越艱難。

因為那些巨頭,無論如何都不希望後來者做大做強。

要麼借用一切資源碾壓這些對手,要麼很乾脆的直接收購競爭對手的公司。

讓所有威脅到自己的公司全部變成自己的朋友,或者乾脆就變成自己的子公司。

白手起家,這四個字就代表著市場空白。

如果市場沒有巨大的空白,別說是白手起家,就是黑手起家也會賠個傾家蕩產。

就以汽車市場為例,全世界那麼多的汽車品牌,幾乎是形成了定局。

如果這個時候想建立一個全新的汽車品牌,而且與那些老牌巨頭在股權上沒有任何牽連。

完完全全就是一個新人的姿態,去征戰汽車市場。

這個時候,無論是手中掌握的專利技術,還是造車的工廠,又或者輻射一個區域的銷售網路。

這都不是一個新人玩兒得轉的東西。

哪怕是在其他領域已然是巨頭,可是突然間換賽道,註定了是一場荊棘之路。

哪怕手中再有錢,也會走得磕磕絆絆。

沐言菲認為自己想到的方法最適合目前的境況。

公司沒那麼多廣告費,不可能在亞洲各地簽約那些已然成名的明星。

即便是要簽約一些,也僅僅是在高階品牌上捆綁少數幾人而已。

如果能挖掘一些未來爆火,現在卻默默無聞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