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訂單來到的時候,不知道是運氣好,還是遊戲機徹底征服了整個市場。

北美地區20萬的訂單終於也給出了正式的回覆,並且支付了貨款。

歐洲市場的成功深深的刺激了這些商人,畢竟這麼好掙錢的生意,作為投資者可不想錯過。

眼看著新訂單一筆一筆的簽約。

松下集團終於坐不住,希望約見林平談一下產能擴充的事情。

雖然松下集團在港城的合資公司中並不主導管理業務,可是產能擴充之後有利於在霓虹國本土開展街機廳業務。

松下希望林平開放授權,讓他們在霓虹國直接生產。

對於鬆下來說,他們不只是想要掙一些代工的費用。更重要的是如此大的產能需求可以帶動公司其他部門的業務。

遊戲機上現在的晶片跟電子元器件以及線路板甚至是最終的電視螢幕,任何一項都能讓公司的產能處於超滿負荷執行狀態。

看上去只是掙一點配件跟組裝費用的小錢。

可是目光放長遠的話,這不但對於松下公司極為有利,而且對於整個霓虹國的產業都是至關重要的佈局。

畢竟對於半導體產業來說,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技術的更迭。

只有當全新的技術一次次應用的時候,新的產品才會誕生,並且在市場上驚豔消費者,讓其開啟錢包進行消費。

如果所有的產品技術更新完全依靠總公司的技術投資,這筆錢不但會拖累公司的營收狀況。而且還會對於技術研究的方向造成損失。

畢竟總公司批覆下來的技術投資,資金的上限是有額度的。

可是如果元器件的生產工廠,透過大量的出貨得足夠的營收。那麼除了總公司批覆下來的技術投資之外,他們也有充足的資金去搞那些冷門一點的技術研發。

而且更重要的是,一個小小的電子元器件很可能會帶動化學工業的騰飛。

如果產量非常小,在霓虹國本土根本實現不了技術升級。

必須有超大規模的產能才能夠刺激整個產業積極向上的進行研發。

如果一年的產能只能掙個幾百萬甚至幾千萬,那麼這種規模的生意,顯然經不起大規模的技術投資。

因為扣除成本加稅收之後,老闆獲得的錢只有可憐的一點點。

畢竟任何投資都是從純利潤中拿出來的現金。

任何國家的稅收部門都不可能讓你用毛利率去投資,一定是扣完稅之後的純利潤。

在網路大爆炸的年代,有一家專門搞電腦組裝的公司。

這家公司從全世界購買所有的電腦零部件,然後自己生產機箱進行組裝。

為了獲得市場只能壓低利潤,如果價格太高,顯然市場不會受歡迎。

可是一旦利潤過低的話,就限制了公司對於研發的投入。

再加上公司本身也無心搞研究,而是一心只想做代工工廠。最終導致的是,核心的研發實力非常的薄弱。

從以前的民族品牌,徹底變成了一家勉強不算是代工工廠的小廠家。

手中沒有實實在在的研發力量,什麼東西都要靠買買買的話,那麼手中的利益就會表現得極不穩定。

以晶片為例,如果晶片公司新推出一款晶片。而這次推出的晶片定價極為昂貴,或者說賣給這家公司的價格極為昂貴。

那麼這家公司將來生產出來的電腦不可能便宜,萬一晶片公司賣給其他電腦廠商的晶片價格便宜那麼一點點。

那麼便宜出來的利潤空間,就是足以殺死這家電腦組裝廠的一把利劍。

或許一個型號的電腦晶片還不至於造成重傷。

可是一旦多個型號的晶片,同時搞這種見不得人的小操作。

那麼這家企業必定在市場上銷量大幅度下滑。

畢竟消費者採購電腦的時候,同樣的電腦配置不可能去花錢買很貴的產品。

即便為了信仰充值也不會是這一個牌子,大家寧可加錢去買敗家之眼。雖然同樣都是海外採購的電子元器件自行完成了組裝,可至少這家公司在用料成本上非常的實在,價格即便昂貴一些,大家也能眼睜睜的看得到。

而其他那些生產廠家,恨不得價格與敗家之眼齊平,可是當拆解他們的用料時會發現嚴重的偷工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