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穿鞋的遇到光腳的(第2/4頁)
章節報錯
不過更讓大家好奇的是,林平居然還提全新的中文輸入法?
“漢語拼音輸入法不是挺好的嗎?”有人小聲的說道。
“好是好,可是就是打字的時候慢了一些。有的時候遇到多音字,還要找半天。”有人想到自己打字時的經歷,不由得說道。
“那是你不常使用不習慣的原因,如果你經常使用漢語拼音的話,每分鐘至少能夠打八十個。”有人覺得漢語拼音輸入法,只要多加練習之後相當好用。
“你們兩個小聲點兒,難道你們不知道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正在究一款新式的中文輸入法嗎?之所以有這樣的研究任務就是要擺脫對於漢語拼音的依賴,其實嚴格說起來,是要證明咱們祖宗留下的漢字,有很強的生命力,可以適應計算機時代的到來。
雖然現在幼兒園到小學一年級,都在全力教學漢語拼音。這麼做的本意只是提高國民素質,消滅文盲。
但是,如果我們不能用漢字原本的書寫方式,寫入計算機的話。我們就會被那些外國人所嘲笑,嘲笑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文明,只能用他們的英文嫁接到計算機苟延殘喘。
不得不承認,漢語拼音輸入法的確好用。可是,人活著不就是為了爭口氣嗎?我堅決相信,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的那些人,一定可以研究出一款,打字速度媲美漢語拼音,但是輸入模式截然不同的中文輸入法。
他肯定不是像見字識碼這種半成品中文輸入法,看上去似乎與漢語拼音截然不同。可是背後的執行邏輯,還是嚴重依賴漢語拼音。”說話時那人的目光十分堅定。
然而這番話聽在身邊人耳中,卻不由得搖頭。
作為一名科技從業者,首先要學會的便是要認清客觀事實。
在很多人心目中,雖然不想承認,但是大家不得不接受漢語拼音的確更適合計算機。
不得不說,在五筆輸入法誕生之前,見字識碼是一款誕生於一九七八年的中文輸入法。
這款輸入法的誕生,其實就是為了擺脫漢字輸入計算機時,嚴重依賴漢語拼音的尷尬局面。然而,這款輸入法的最終產品,卻背離了當時的設計理念。甚至遠遠不及漢語拼音輸入法。
當一個人使用見字識碼這款輸入法想要打一個‘吳’字的時候。
他需要把這個字拆解成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告訴計算機你想輸入字的聲音首編碼。
例如,吳字的漢語拼音為WU,那麼他的發音首字母便是w。
而吳字是由‘口,天’所組成。
那麼想要在計算機輸入這個吳字,就需要按下WKT。
從這裡便能夠看得出,設計者當時的設計理念。
口與天所組成的漢字輸入理念,已經有了一絲五筆輸入法的概念。
只可惜,他最終的輸入方式還是嚴重依賴拼音。
然而吳字相對簡單,如果遇到複雜的字,這款輸入法簡直就是反人類。
這也是為什麼,這款輸入法被漢語拼音輸入法淘汰的原因。
嚴格說起來,到了後世,五筆輸入法也逐漸會背漢語拼音淘汰。
畢竟五筆輸入法是有一定學習成本包含在裡面,在浮躁的社會里,人們願意學習的想法越來越少。
再加上智慧聯想輸入的普及,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的到來,可輸入的操作模式發生變化。終有一天,五筆輸入法會走到歷史的盡頭。
好在,隨著國家的強大,人們也不再狹隘的理解漢語拼音背後的意義。
就像在這個年代,一塊奧運金牌,所代表的意義絕對不只是一個第一名的成績。
他被賦予了太多的意義,太多的象徵。
而到了後世,隨著國力的增強。
國家已經不需要這種象徵,來表達國家的強大。
很快,隨著電腦啟動,林平簡單的向大家展示了一下打字的速度。
“噼裡啪啦…”一頓操作猛如虎,低頭一看二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