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馬上調整了自己的狀態,對著電話一字一句的說道:“既然這塊地我們公司無緣得到,不過我們公司還會一直關注這塊土地的開發,如果將來這塊土地招商引資的話,我們公司一定回過頭來前去競標。”

林平說完了客套話之後馬上轉入正題:“我們公司還希望得到電信業務,希望可以允許民營資本進入到通訊行業。我們希望運營電話業務,行動電話業務,以及還處於尖端科技的網際網路業務。

在座的諸位可能對於電話以及行動電話業務有所理解,對於網際網路業務或許感到陌生。不過我相信國內的專家會給各位解疑答惑,我們公司不謀求電報業務,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儘快允許我們進入這個行業。”

對於三大運營商來說,就是三座金山銀山。

無論是pc時代的網際網路還是手機時代的移動網際網路,受制於思維模式的影響,這三家運營商都沒有掙到大錢。

在pc網際網路時代,運營商一門心思想要掙的只不過是寬頻費用,慵懶的躺在像印鈔機一樣的金山上,只做好基礎建設這單一的工作。

他們根本沒有心情去思考,作為網際網路的提供者,他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東西!

或許是寬頻業務,以及固定電話業務讓他們掙錢感到麻木,有一種數錢數到手抽筋的錯覺。

即便是固定電話業務這一條,在當時的情況下,僅僅一條業務就能頂得上整個網際網路所有產業公司的利潤,甚至還超出太多太多。

當時的運營商非常的有底氣,他們看不上網際網路公司的這點小錢。

當時的這些運營商不但沒有想辦法進入網際網路行業,反而處處搞壁壘,人為的為網際網路行業增加障礙。

對於網際網路技術而言,只要連線好了網線便不存在障礙。

可是很長的時間段內,電信的寬頻使用者不能上網通的伺服器,因為人為設定的障礙會讓你毫無遊戲體驗。

網通的寬頻使用者自然體驗電信的遊戲伺服器同樣糟糕無比。

或許有人會覺得,電信主要業務在南方,網通的主要業務在北方。

兩家所在的地域不同,基礎的基站建設自然無法滿足使用者的上網需求。因為基站建設的少所以才會卡頓!

有這種理解的人,簡直是在侮辱他人的智商。

撥打電話時,從全國最北端打到最南端,不會有絲毫的延遲跟卡頓。

語音通訊的資料要求,對於當時的網際網路使用者來說,使用頻寬的量幾乎一樣。

這就完完全全是人為設定的障礙,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的使用者留在自己的小圈子裡。

因為在 pc網際網路的時代,無論是電信還是網通,對於網際網路內容的理解頗為狹隘。

當一個網站出現時,不管是電信還是網通都希望接入自己的服務。

因為在兩家公司的閉環網路中,大家能提供的網路內容非常有限。

只有自己能提供的網路內容越來越多,才更能吸引消費者選擇自己的寬頻而停留在自己的生態圈內。

可是對於網站而言,對於遊戲運營商來說,他們想要的是全國使用者而非單一的網通或者電信使用者。

不得已之下只能把兩家公司的業務同時接入到自己的伺服器。

在人為設定障礙的年代裡,一家公司不得已要花兩份網費。

然而當pc時代的網際網路向著移動網際網路轉化的時候,這些運營商們突然間醒悟了過來,他們不覺得這些網際網路公司是塞牙縫都不夠的小菜。

他們感覺到網際網路公司在膨脹,甚至整個網際網路公司的利潤已經可以比擬他們壟斷的收益。

於是運營商們想要進入這個市場分一杯羹。

然而可笑的是,這些運營商們不但沒有大刀闊斧的進入這個行業,反而是在簡訊費用上以及網路流量上斤斤計較。

當年輕人不再發簡訊相互聊天,而是用移動qq作為代替時,運營商感覺到自己的簡訊業務在快速的萎縮。

甚至當微信推出之後,運營商們更是恨得牙癢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