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國產的個人電腦品牌就這樣正式誕生,只不過專案有了可是名字還沒有。

林平在這一刻腦子裡跳過很多知名的電腦品牌,甚至連美帝良心想都閃現了一下。只不過林平也僅僅是閃現了一下而已,林平非常明白,一旦自己的個人電腦品牌創立的話。

並且給所有的高校各捐贈1000臺電腦,這樣的話從高校作為擴充套件點迅速向全社會展開,這樣一來國內曾經輝煌過的各種品牌都將不會存在。

對於林平來說,又或者對於整個行業來說。電腦的硬體裝置並不是多麼複雜的事情。

就拿網路大爆炸年代來講,很多人的個人電腦及配置還停留在2015年左右。甚至一些公司裡的辦公電腦,其配置還停留在2010年左右。

並不是每一個消費者都能買得起當下最流行的cpu,以及當下最流行的顯示卡。

對於他們來講,2015年左右的電腦配置足夠滿足他們日常的生活與工作。

甚至如果只是看看電影,上上網,發發郵件,編輯一些文字的話。2010年左右的電腦配置足夠滿足所有的工作。

而在2021年,國內的硬體從研發到生產,完全可以設計並生產出2015年左右的電腦配置。

可是為什麼在整個市場之上,即便有生產廠家生產出這些硬體,頂多也就是被一些事業單位所採購。普通消費者幾乎很不情願去觸碰這些裝置。

這裡面最關鍵的就是軟體的大環境,俗稱軟體生態。

如果要使用完全國產的東西,首先要拋棄的就是早已經熟悉的作業系統。

拋棄熟悉的作業系統之後,還要捨棄平日裡那些喜歡的遊戲。因為這些遊戲是不可能量身定製為國產作業系統進行移植。

即便國內的作業系統上可以完成日常的辦公,甚至看電影,上網聊天都沒有任何障礙。可是絕大多數人都不願意轉向這個陣容。因為在成熟的生態環境中,大家過得太滋潤了,滋潤到根本不想跳脫出舒適圈。

即便一部小小的手機,從安卓到鴻蒙的轉變,幾乎從功能上看不出有什麼差別。可是對於一部分消費者來說,他們也不想換,甚至爆發出了惡意。

然而這部分消費者,其中很大部分的一群人,他們手上同時擁有安卓跟蘋果的兩個系統。也就是說很多人都有蘋果跟安卓兩部手機。

同時用這兩個完全不同的作業系統,都沒有覺得生活有絲毫的不變。可是一旦讓他們使用國內的系統,不知道為什麼惡意的那麼明顯。

好在林平現在所處的這個年代幾乎都是空白,即便國外有了各種各樣的作業系統,可是對林平來說他們依舊是弱小的,弱小到可以直接忽視。

只要自己不犯錯,紮紮實實的走好每一步,提前把 windows產品免費的推向全世界。藉著免費的東風去收割消費者,這種事情作為擁有網際網路思維的林平來說,燒錢白送的事兒熟悉,那可太熟悉了。

前期大把大把的燒錢免費送,甚至各種補貼,而等到確認市場壟斷地位之後。有的是時間跟空間去慢慢收割。

林平壓根就不打算從作業系統上掙到一毛錢,因為只有作業系統全面的免費,才能夠徹底的站領到每一個角落。

如果微軟開發的作業系統依舊採取收費的方式,且不說林平仗著瞭解未來的優勢,自然會開發出一些具有領先性的功能。可即使兩家的產品功能上幾乎一樣,只要一個收費,一個免費。作為消費者來說,有幾個人真的願意去花錢去買跟免費一樣的東西。

只要腦子沒有進水,只要免費的東西能帶給他需求的功能,他一定不會選擇收費的系統。沒有人跟錢過不去,沒有人願意拿自己口袋裡的錢,去宣揚他多麼熱愛微軟。

林平的決定,讓現場的氣氛變得熱烈了很多。對於在場的老師跟教授們而言,他們的內心每個人都充滿著熱血。這種熱血就是愛國的一腔熱血,他們真的不希望讓自己的才華浪費在遊戲機上面。

雖然遊戲機跟個人電腦在底層的硬體邏輯上沒什麼區別,可是當辛辛苦苦研發出硬體之後,卻不能匹配相應的軟體系統。

這就好像辛辛苦苦生了一個兒子,卻發現這個孩子是一個天生的低能兒。或者乾脆說這個孩子沒有靈魂,這對於家長而言是致命的打擊。每個家庭都不想遇到這樣的事情。

只要能夠匹配相應的靈魂,也就是軟體系統,這樣的計算機一定能成為國內各個行業重要的生產工具。甚至不排除在高明的商業運作之下,可以拿到國際上去賣一個好價錢。

“這件事不只是我們各大高校的責任,而且這件事還將是四機部的責任。只要我們提出相應的開發申請,四機部的領導一定會上報上級部門,到時候恐怕這將不僅限於高校之中。所有有能力的事業單位應該都會參與其中,到時候...”有人話說一半,不是他故意賣關子,而是下面的話著實有些不好意思開口。

這話裡的意思非常簡單,如果高校參與的話,林平答應捐贈1000臺電腦。

可是如果有事業單位參與的話,例如中科院的計算機研究所。這可是全國最頂尖的事業單位,如果有他們參與的話這個專案將會得到無比的重視。

有這樣的單位作為背書,再加上上百家的各類高校,這恐怕將是第1次有民營企業帶動的全國性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