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數千億土地拍賣(第1/2頁)
章節報錯
仔細的研究了一下即將要被拍賣的地塊之後,林平最終決定出手購買這塊地皮。
3000萬美元的保證金交納之後,林平代表的大唐集團正式獲得了競拍資格。只不過林平繳納保證金的時候,已經是最後的截止日期。
兩天之後,競拍正式開始。
東京相關管理部門為了公平起見,在第二天報紙電臺向全社會公示即將要參加地皮拍賣會的企業資訊。
然而就是這小小的公示,在絕大多數本地人都不會關注的如小小豆腐塊一樣的公示資訊,居然被第一時間透過大使館轉回到國內。
零星的一舉一動,受到很多人的重視。
在明面上,畢竟是頂著第一傢俬人企業的名頭。可是背後裡,很多人只是關注林平的外匯到底要怎麼處理?
當得知林平居然繳納了3000萬美元的保證金,要在東京當地參加土地拍賣時。
外匯管理局的同志們無奈的搖頭。
“剛才我們已經查過去年的資料,據去年的地價成交,現在所拍的這塊地初步估計成交價將會達到一個億美金。國內外匯這麼緊張的情況下,他卻拿著這些錢去購買國外的土地。”有人無奈的發著牢騷。
同伴發牢騷的話,有人則是又仔細的閱讀了一遍去年的資料。
“根據大使館傳回來的這份資料來看,這塊地想要成交的話1億美金恐怕有點勉強。我就不明白了,一塊兒60萬平方米的土地居然值這麼多錢。60萬平米?差不多也就是兩個工人體育場大小。這麼大片土地,如果是蓋樓房的話恐怕能蓋二十幾排。如果真的是用來蓋房子的話,土地價格這麼貴,那房價豈不是要上天?”有人驚歎於這地皮的昂貴,更驚歎這房子上市後的價格。
“還好咱們是單位分房,這要是跟資本主義社會一樣,老百姓都需要自己花錢買房的話。那就我們這點工資怎麼可能買得起這麼昂貴的房產,就算銀行肯貸款給我們,估計還款要幾十年。”思來想去,人們還是覺得分房福利簡直好到無法用言語來描述。
畢竟只要工作資歷到了年限,便能排隊分到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雖然房子的大小跟職位掛鉤,可畢竟是單位分發的房子。不用自己去購買,即便對比資本主義國家工資低一些。可畢竟省去了一大筆開支,人們還是十分感謝這種社會福利。
“土地真的這麼貴嗎?你說咱們京城的土地價格,如果按照東京的拍賣制度來算的話。同樣60萬平方米的土地應該算多少錢好呢?”有人好奇的看著同事們問道。
聽到同事談論國內的土地價格,很多人都是一臉的茫然,顯然這種問題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雖然可以橫向對比大膽的去猜測,可畢竟這個問題並非是玩笑話,如果猜測的太離譜只會被大家嘲笑。
嘲笑畢竟這個問題表面上看只不過是土地的價格,可背地裡卻是包含著太多太多的問題。
不過在沉默一會兒之後,有人開口說道:“土地的價格取決於他的買方市場。簡單的說,就是蓋成房子之後老百姓是否能夠接受。就拿東京來舉例的話,如果是蓋成七層的家屬樓,按照東京現在的行情,差不多一平米四十萬日幣左右。而這一平米的價格,與很多公司中層領導的工資相符合。
現在我們就單一的按照工資收入來比較的話,假設一平米等於五十塊人民幣,畢竟很多人的工資就在這個區間。
一平米五十塊人民幣的話,一百平米就是五千塊錢。現在粗略的價格已經出來,你們會願意花五千塊錢買一套居民樓嗎?”
雖然只是一個很粗略的價格,而且嚴格說起來也並不科學。
不過卻有一定的說服力,畢竟都是按照月工資來計算。
“一套房子五千塊,這個價格說起來並不是十分的昂貴。按照咱們單位排隊分房的速度來計算,一般情況下十五年的工齡並能夠排隊到房子。五千塊錢除以十五的話,那就是每年三百三十三塊錢的等待成本。摺合成每天的話一塊多一點點。
如果是結婚想要買新房的話,親戚朋友借一借湊一湊。如果能跟東京一樣可以銀行貸款的話,很多人恐怕都會選擇這樣的房產。
畢竟只要住進去就比別人領先了十五年,夫妻二人的工資慢慢償還的話壓力倒也不是很大。”有人根據五千塊錢的價格,仔細的換算了一下。
“其實這樣算一點都不嚴謹,別忘了咱們國內可不是所有人工資都是五十多塊。電子廠那邊的工人很多人每個月都能掙到一兩千,如果一套房子只賣五千塊錢的話。這些工人一年恐怕就能買好幾套,到時候房子全被這些人買去。
本來我還覺得自己的鐵飯碗端的很香,可是現在橫向一對比的話,我要等十五年才能排隊領得到單位分房。而人家電子廠的工人好好幹三個月就能買到一套房子。搞得我現在都想自學,趕緊趁著年輕到電子廠找份工作。”有人無奈的說道。
貧窮與富有的差距讓大家感覺有些絕望,畢竟十五年對比三個月這差距著實有些大。
“本來大家的工資都相差無幾,很多事情都顯得公平公正。可是你想想看,自從電子廠的工人們很大一部分每個月能掙上千之後,有些物價已經悄悄在漲。就比如說電視票,冰箱票,買電視買冰箱需要票據,而這些票據就成了有些人倒賣的重要物品。
以前一個電視票,黑白的不過幾十塊,即便是彩電也就一百出頭一張票。
而現在想要從別處買一張電視票的話,尤其是彩電的電視票,最少需要兩百塊錢。這裡面的漲價理由非常簡單,那就是電子廠的工人富裕起來之後,有大量的人想要購買電視機豐富自己的日常生活。
原本這些工人按照正常途徑想要拿到電視票的話,是一個漫長的等待過程。可是當這些人手中有錢之後,他們可以加錢從別人手中購買。一兩百塊錢甚至兩三百塊錢,對於這些每個月能掙到一千多以上的工資人來說,這點錢根本不叫什麼。
可是對他們來說這點錢不叫什麼,但是當這個價格被炒起來之後,對於普通人想要打破常規買一臺彩電的話,這難度瞬間增加了幾十倍。
別看一個小小的彩電票從一百多漲到了兩百甚至三百,字面上理解只不過長了兩三倍而已。可是從實際生活中去計算的話,為了多出來這二三百塊錢,很多人不知道要如何籌措這筆錢。不知道要辛苦多久才能攢到這兩三百塊錢,是節衣縮食還是另想辦法?這裡面所增加的生活成本以及時間成本,至少是幾十倍。”說這話的人正打算買一臺彩電,只不過當他詢問了彩電票的價格之後整個人是崩潰的。
雖然在外匯管理局這樣的硬核單位,可是他只不過是一個普通崗位,上下都說不到話,別人也不會從他這裡找門路。
而且想要透過外匯管理局搞到外匯的人,都是一些重要的企業單位,這些企業單位就算找人的話也不會找到他的頭上。
沒有人託關係給他送上急需的電視票,就只能憑藉自己的手段去謀求電視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