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除了關注東京的地價之外,對於霓虹國其他城市的地價也是相當的關注。

昨天花了大價錢找的諮詢公司,其中很重要的一項諮詢業務,就是讓諮詢公司羅列出霓虹國大城市人口密集區以及中心位置可以交易的地皮。甚至還要求諮詢公司幫自己找到那些願意轉手的核心地段物業。

只有商場形成規模,才有可能真正意義上降低風險。

如果手中有上千家商業中心,即便一個地區,或者一個國家的經濟出現問題,導致所在地區的盈利出現了虧損,也不會影響整體的利益。

正所謂雞蛋不可以放在一個籃子裡,當在全球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商業中心之後,完全可以做到風險的分攤,而且當商業中心形成規模之後,林平後續的商品採購,才能保證足夠的低價。

如果想要採購可口可樂這樣的全球性商品,林平就有足夠的籌碼去壓低對方的價格。

甚至當面對區域性產品時,例如某些國家的特產。

林平可以給出足夠的誘惑讓他們降低價格,只要林平向他們承諾,把這些國家特產銷往全世界,讓他們的產品,成為國際馳名商標。

這樣一來對方不但省去了大量的廣告費用,甚至用極低的代價便獲得了極高的回報。

一瞬間從一個區域性產品搖身一變變成了國際馳名品牌。

在通訊不發達的現在,在網際網路沒有出現之前。

一個品牌想要成為國際大牌,所付出的艱辛遠不是網際網路時代所能夠想象的。

在網際網路發達的時代,只要砸下一筆廣告費,便可以影響數億人。

而同樣一筆數額的廣告費,在這個時代恐怕只能在一個大中型城市之中掀起一點浪花。

想要花少量的錢,覆蓋數億人口,這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雖然電視臺的覆蓋人口極為廣泛,但電視臺的廣告費用也是高的嚇人。

對於一些小品牌來說,尤其是想要成為國際大品牌的那些廠家而言,他們可以負擔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的廣告費,但是想要覆蓋一個洲甚至大半個地球,這廣告費恐怕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數字。

而真正能夠讓他們的品牌揚名世界的最好渠道就是體育賽事,奧運會或者世界盃,這是每四年一次的廣告爭奪戰。

可是這樣的豪華舞臺,一些小品牌小廠家根本無力去迎戰那些巨頭。

種種的制約加手中資源的匱乏,只要林平給出他們銷往全世界的承諾,這些人就可以給林平一個極低的價格。甚至遠比在本地市場銷售的價格還要低的多。

當林平手中真正掌握了這種優勢之後,便可以複製這樣的經驗在所有的品牌上。

林平可以做到全球採購,保證自己商業中心的產品品類最多價格最低。

只要做到了這兩點,任何人都不是林平的對手。

畢竟對於消費者來說,可選擇的商品足夠多,而且價格足夠誘人。

沒人會跟錢過不去,畢竟作為消費者他們花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打工掙來的。

作為普通消費者,他們不容許自己的錢被別人賺走高昂的中間差價。

如果同一樣產品有選擇權的話,他們自然會選擇價格最低的那一方。

不過林平想要讓自己的商業中心形成規模之前,首先要解決的是這上千家商業中心所需要的資本。

林平雖然是全球佈局,可並不想在當地市場進行銀行貸款。

例如在港城新建兩家商業中心,按理說應該在港城的銀行尋求貸款業務。

可林平更想要的是,在霓虹國獲得銀行貸款。

畢竟幾年之後日元會大幅的升值,僅僅銀行貸款一項,林平便能夠節約大量的資金。

林平需要跟銀行借貸美金而非日幣。

假設從銀行貸款一億美金,匯率按照1:125計算,差不多就是一百二十五億日幣。

而隨著日元大幅度升值,日元與美元的匯率會急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