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科研失敗?被神話的楚陽(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位就是之前和楚陽通電話的陸教授。
京大電子資訊學院的副院長——陸勇!
楚陽之前手裡的光刻機專案。
差不多抽調了全國各個領域的頂尖教授專家。
不過他們都只負責部分的專案。
專案完成之後。
大多數便立刻要回歸其他的科研專案。
陸勇就是其中一位。
光刻機的專案,他在科研基地待了一個月,完成了屬於自己負責區域的模組零件製作後,就離開了科研基地。
也因為這份功績。
讓他在五十未到的年齡。
成為了京大電子資訊學院的副院長!
不過。
就在三個月前。
他又被緊急抽調到了一個隱秘的科研基地。
——五代航天戰鬥發動機的研究基地!
這個研究專案已經進行了將近十年的時間了。
作為飛機的“心臟。”
航天發動機一直以來就被譽為高階製造業領域的“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
一個國家航空實力的體現。
就取決於能夠獨立製造超高效能的航天發動機。
但是華夏航天發動機的研究起步時間實在是太晚了,距離其他頂尖國家,足足晚了三十年的時間。
雖然在後續的科研專案中,摸著石頭過河,讓華夏的科研學者們少走了許多彎路。
但是彎路伴隨的往往就是技術和經驗的累積。
華夏缺的就是經驗。
根本就不能獨立完成高效能航天戰鬥發動機的研究。
這也就導致目前華夏頂尖的戰鬥機發動機,全部還是在從國外進口高精尖的向量渦輪推進發動機,致使國內研發的頂尖戰鬥機,一直不能處於量產狀態。
相當於被國外給卡住了脖子!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