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漢國這輛火車不能停 上海改成魔都,兄弟們(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卻已經有這大都市的影子。
因為劉封主張發展工業的關係,魔都城也分到了一些工業的指標。
他們負責發展輕工業。
於是大量的紡織業還有食品加工業,都在魔都的城郊,開始不停的開工。
甚至有些工廠已經建設完畢,從而吸引了無數的老百姓紛紛加入工廠。
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工人。
這些老百姓要麼是在農村裡面,土地相對較少。於是只能選擇到城裡面圖個生活。
還有一些人原本就是魔都城的居民,他們也選擇加入工廠成為工人。
因為他們發現工人的薪水比他們高多了。
在漢律的保護之下,工人的薪水一般都是在城裡幫商人們幹活的兩到三倍。
因此城裡面大量的人口開始湧向工廠,都想成為工人。
但由於魔都城領到的指標有限,國有的工廠也就這麼多。
如果魔都城的老百姓們,還想要加入工廠。那就需要私人資本的投入。
另劉封欣喜的是,在眾多國有工廠當中已經出現了好幾個私人工廠。
他們都是當地的富商,看到工廠居然這麼賺錢,於是他們也紛紛加入了投資。
他們向國有的機床廠訂購機床並運送過來,也紛紛地開起了小工廠。
而這些私人的工廠,也別想著剝削老百姓的辛苦錢,對待他們漢律一樣適用,也是規定了最低的薪水。
當然這些老闆們通通都用了最低的薪水付給工人,但哪怕就是這樣,也比在外面掙的多的多。
因此又吸收了一波老百姓加入工廠。
劉封這次來,第一是為了乘坐蒸汽火車,為他們的營業揭開帷幕。
第二就是來魔都城這邊參觀一下當地的工廠。
尤其是私人的工廠。
畢竟國有的工廠在南京城這邊也有不少。
但私人的工廠在南京城卻一個都沒有。
畢竟工廠這玩意兒,盈利性究竟怎麼樣?許多商人都看不準拿不定。
因為在之前建造的兵工廠都是為大漢國直接服務的,所以他們的利潤也是由大漢國直接保障的。
當然在國庫付不出錢的時候,這些兵工廠哪怕是賠錢,也得給大漢國提供武器。
而他們的錢自然也留回到了國庫裡面,畢竟他們是國有的工廠。
所謂的付錢不過是走個流水而已。
國有的工廠可以運營,甚至是盈利,不代表他們私人的工廠可以辦得到。
這也是許多商人們還不願意投資的原因。
此時的劉封要利用魔都城的私人工廠給全國打個樣。
那就是私人工廠一樣可以獲利,甚至私人工廠獲得的利潤,很有可能還會超過國有的工廠。
劉封已經想定了那個模式。
那就是由國家帶頭,先把所有的工廠全部建立起來,最後國家在慢慢地退出一些不重要的領域,比如紡織業,比如製糖業,這些都不是屬於重要的領域。
國家可以退出,讓給私人來運作。
只要利用宏觀的經濟政策進行調控,便可以影響這些私人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