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們要修路,我們不想離開 投一下票吧,兄弟們(第2/2頁)
章節報錯
老兵頭點點頭:“你說到我的心坎裡面去了,現在想要謀一份營生多難啊,能夠吃著皇糧,修著路,還可以拿薪水,最重要的是安全。”
說到這裡老兵頭又對烏龍木說:“對了,現在漢軍允許戰俘寫書信回家,你如果思念家裡人就寫吧。”
“不過現在西康城還不在漢軍的手裡,我估計你寫書信,你的家人收不到。”
老兵頭感嘆什麼時候見過這麼好的國家。
對待戰俘的時候,絲毫沒有用戰俘的眼光去看待他們。
至於這修路三年,他們心裡面也是萬分的樂意。
巴薩強行抓他們去當兵,現在田地早就已經荒蕪,而且現在正是夏天的時候,他們回去的時候已經錯過了耕種的時節。
所以說現在回去是死路一條。
還不如留在這裡修路,有飯吃有錢拿還很安全。
與老兵頭有相同想法的戰俘非常的多。
他們看到修路能有如此豐厚的待遇,他們根本就不想回去,哪怕三年之期結束,也想申請留在這裡。
這用戰俘修路的政策是劉封想出來的。
在他看來,士兵們久居戰場早已忘記了務農。
放他們回去還得用糧食養著他們,否則馬上就會生出動亂。
即便這些士兵不反叛,也會在本地形成嚴重的治安問題。
到時候還是得劉封派遣人過來治理,這樣極大的損耗了人力物力。
不如劉封以工代賑將這些戰俘集中起來,修路三年,給予他們適應新生活的時間。
並且有一句老話說的好,想致富先修路,在西康地區道路崎嶇,經常各個村莊之間相距數百里,想要將貨物運出去,非常的困難。
於是劉封開始運用這些人去打通西康地區的交通命脈。
劉封要修建的是官道,也就是非常夯實的土路。
這官道非常寬敞且地面堅硬。
雖然還是土路,但比起西康之前的無路或者小路已經好像不是太多了。
當然劉封也非常想建設現代化的高速公路,但此時內燃機還沒產生。想要造出合格汽車來,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因此劉封讓大家修路,其他的道路是拿來行駛普通的車輛。
但其中有一條主路是為了鋪排火車鐵道。
沒錯,劉封打算引進大不列顛發明的蒸汽火車。
不過此時的蒸汽火車在大不列顛都沒有普及。
因為大家還沒有看到蒸汽火車厲害的地方。
當蒸汽火車通行的時候會給商業帶來的巨大的便利,而巨大的便利會產生巨大的收益。
劉封具備跨越這個時代的超前眼光,因此他打算立即引進蒸汽火車。
他相信當鐵軌在整個華夏鋪成開來,當蒸汽火車行駛在華夏的每一個角落的時候,華夏的工業化將會更進一步,整個商業的發展也會更上一個臺階。
而與此同時,大不列顛還不知道,他即將要被華夏被劉封摸禿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