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無期沒有炮彈了,無法再繼續發射了,可施琅並不知道樊無期這一情況,沒人會想到樊無期剛才的炮轟竟然用光了自己全部的炮彈。

這樣敗家的行為,在施琅看來,任何一位高階將領都不可能會做這種事情。

而且不光光施琅是這樣想的,就連施琅麾下的將軍和士卒都是這樣想的。別說敵人是這樣想的,即便是樊無期本身計程車卒也是這樣想的。

誰會鬥地主上來先丟王炸,這不是開玩笑嗎?

樊無期這一招成功地騙過了施琅,就連自己人也騙過了。

“樊將軍,你世受皇恩,卻助反賊壞我大清天下,你愧對先祖,愧對朝廷。”施琅見強攻不可取,現在想改為用感情綁架樊無期。

誰料樊無期哈哈大笑,絲毫沒有覺得自己對不起所謂的大清。

“施琅將軍,戰場上真刀真槍見真英雄,我是沒想到你會落魄到用這種招數。”

樊無期的話讓施琅老臉一紅,他也為自己剛才的行為感覺不恥,若不是他要非贏不可,斷然不能使出這種下三濫的招式。

“施琅將軍,不如咱們出來進行鬥將,誰能砍下對方的頭顱,誰就能獲得最終的勝利,若在下輸了,在下大軍就會放你們離開,若在下贏了,還請你們大軍全部投降於我。”

樊無期雖然佔據優勢,但人數畢竟少於施琅許多,一旦施琅強行突圍,哪怕戰敗,也可以拖不少樊無期計程車卒落水。

故而樊無期提出鬥將,企圖用這種辦法降低彼此的損失。

“千萬不能去呀,施琅將軍。”多羅袞拉住施琅,他們手裡還有三十多萬人馬,犯不上用主將去冒險。

“多羅袞將軍,我們已經深陷重圍,哪怕咱們有三十多萬人,可對方佔據天時地利,士氣也比我們高,強行突圍,縱使有成功的,也不會是多數。我死好過大家一起死。”

施琅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是樊無期的對手,但很明顯除此之外,他已經別無他法。

“如果我真的戰敗了,那多羅袞將軍你就帶著大家投降了吧,天要亡我大清,你們別跟著一起殉葬。”

聽到施琅的話,多羅袞越聽怎麼越想是聽臨終遺言。

“施琅將軍,你神勇無雙,拿出你攻打臺灣時候的氣魄,將反賊擊敗。”多羅袞知道自己無法阻止施琅,現在的他只能為其加油助威了。

施琅點點頭,他深吸一口氣,事到如今,他不能懷疑自己,因為唯有一勝方可以救下自己這群士卒。

施琅和樊無期一起走到遠離兩軍的地方,只有在這裡,他們才能專心進行決鬥。

“出手吧,我不會手下留情的。”樊無期的武器是一柄大刀,大約重達十幾斤,揮舞起來虎虎生風。大刀的優勢是近身戰,只要被樊無期拉近距離,就有可能被砍傷。

而施琅的武器則是一柄長槍,也是重達十幾斤,他的優勢在於長,正所謂一寸長一寸險,只要施琅拉開距離,就可以憑著長手優勢不停地攻擊敵人。

施琅和樊無期所擅長的武器剛好南轅北撤,大家都有各自擅長的地方,都沒辦法退步,因為誰敢放水,下場一定死的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