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在此之前,你就在許昌城內好好休養吧,我們已經拿下了許昌和洛陽,現在大半個河南盡入我大漢之手。”

施琅已經被樊無期給俘虜了,現在樊無期也不怕施琅知曉他們的計劃。

“鄧炳蒼將軍雖然還有二十萬大軍,但是獨木難支,武昌之圍自解,而且為了儲存大軍實力,必然會退入山東。整個河南都歸大漢所有了。”

施琅身經百戰,馬上就根據目前的情勢判斷出了鄧炳蒼接下來的行為走向。

“嗯,施琅將軍不愧是老將軍,就在今早我黑冰衛已經探查到鄧炳蒼所部已經往山東方向撤退了。”

樊無期越發為自己的決定感到慶幸,施琅確實是一位難得的老將軍,只可惜清庭日薄西山,這才導致這樣的人才戰敗於此。

“既然我已經投誠了大漢,那就讓我獻上一策,樊將軍可以姑且聽聽。”

施琅見大漢肯援救他的家人,又想到在清庭的種種不公,坐了十幾年的冷板凳,對於大漢的歸屬感越發厚重。

“噢,老將軍請講。”施琅這樣的老將軍就是一個寶,他肯出謀劃策,樊無期自然會耐心思考。

“現在局勢越發明亮,北京城,皇上,哦不,康熙是守不住了,我估計他會逃亡東北,投靠他的弟弟。現在擺放在大漢面前的有這麼幾個選擇。”

施琅頓了頓隨後說道。

“第一,先暫停北伐,先攻取江南兩廣等地,尤其是臺灣省,那可是我華夏的戰略要地,萬不可丟失,第二北上蒙古京都等地,解決蓄謀已久的蒙古三公,確保蒙古草原這塊大縱深之地不會丟失。第三派兵西進,將陝西、甘肅兩地解決,在鞏固西北方向的西康和西域兩地。這可是我華夏西北的安全防線萬萬不可丟失。”

施琅提出了三個方向,要的就是確保華夏每一寸領土都會丟失,幸虧劉封不在這裡,要不然他定然要給施琅一個大大的擁抱,因為施琅的想法幾乎他差不多。

“施琅將軍,這已經關乎國策,我說的不算,這必須要讓皇上來決斷,不過我會把你的想法上報皇上的。”

施琅能夠決斷的只是戰術層次的東西,一旦事關戰略,國策悠關。一切都得讓劉封來獨斷乾坤。

“嗯,我明白。”施琅也知道自己說的東西有多麼的重要,甚至關乎到大漢未來的走勢,這隻能是由皇帝陛下說了算。

……

樊無期告別施琅,立馬寫戰報告罪劉封,因為此番攻佔河南,也都是樊無期自作主張才攻佔的,雖然他已經派人稟告劉封,但考慮到時間緊迫,他並沒有等來劉封的旨意,就已經行動了。

於是樊無期上書劉封,乞求劉封降罪自己。

其實劉封給樊無期的旨意就是讓他隨機應變,其實是給了他很大的權力,只是旨意還在路上,這才造成了樊無期的誠惶誠恐。

當劉封再次接到樊無期的告罪信時,不由感到欣慰。

樊無期並沒有持功自傲,而是依舊把臣子的本分擺放在最高的位置。

於是劉封非但沒有降罪樊無期,還將他的告罪信傳遍整個大漢天下,並且大方地獎賞他公爵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