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朕要你還回來,加倍
章節報錯
蘇瓦的戰死,讓這隻東籲軍隊沒了主心骨,三萬東籲人開始在戰場上亂竄,這三萬亂跑的人還不是給劉封造成最大麻煩的。
東籲軍隊裡面還有十隻象兵,操控著大象在戰場上亂竄計程車兵才是最麻煩的。大象在戰場上亂跑,無論是自己還是漢軍都踩傷了不少。
在漢軍的極力壓制下,這才穩住了這十隻大象,自此三萬東籲軍隊成了漢軍的俘虜。
劉封物件兵最感興趣,雖然在前世也見過大象,但在這一世這還是他頭一遭見到大象呢。
他一步步慢慢走近大象,只見大象身上滿是傷痕,見到人時,眼神裡還透露著恐懼,可見平時這些東籲人是如何地虐待大象,這才能驅使大象為其作戰。
象兵在戰場上堪稱大殺器,以大象龐大的身軀衝殺過去,無論是怎麼樣的鐵甲方隊都難以抵抗,只有靈活的輕甲士卒,攀爬到大象身上,擊殺象兵,又或者埋下陷阱,弄傷大象的腳掌,唯有如此,才能廢掉象兵的戰力。
“於亮,可否在我軍也複製象兵?這大殺器如果咱們擁有,將來在和清兵作戰的戰場上將會佔據不小優勢。”
劉封是真心喜歡這些陸地巨獸呀,如果象兵也能被他創造出來,將來和大清騎兵決戰的時候,能有奇效。
於亮面露猶豫之色,他知道劉封鐘意這兇猛無比的象兵,可於亮壓根就不知道象兵的訓練方法,其難度也未嘗可知,這讓他回答是與否確實為難他了。
見於亮未能及時回答,劉封再問:“有難度,就直說,朕又不是虎狼,不會吃了你。”
於亮抱拳告罪:“微臣確實沒有把握可以訓練出象兵,還請陛下恕罪,不過微臣願意全力一試。”
主要是劉封經由剷除李忠玄的叛亂,皇權的威嚴達到了鼎點,無人敢違逆劉封,這才導致於亮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壓力這麼大。
“全力以赴就行,不必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劉封當然不希望身邊的人有太大的壓力,人在有很大壓力的情況會很容易出錯的。
“陛下,此人自稱為東籲國大王子,還對我們拳打腳踢,十分囂張。”一位千夫長將籲甘五花大綁給弄上來,要不是籲甘自稱為東籲國大王子,就憑他的態度,千夫長早就一刀砍死他了。
可若是東籲國大王子,那自己可就賺大發了,這升官發財自然是少不了,弄不好還可以搞一個爵位掛在身上,榮耀祖先。
“哦,朕瞧瞧!”劉封慢慢走近籲甘,只看到他滿臉的圖騰,鼻子上還打著一根鐵針,劉封差點沒當場吐出來。
“這是什麼鬼東西,長得這麼醜。”劉封只能說東籲國的文化,他實在難以接受。
在華夏,人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亂傷。到了東籲國,就反過來了。
他看到無論是死屍還是俘虜,身上多多少少都有圖騰,異常的詭異。
要是半夜遇到這群士卒,不知情者還以為遇到鬼兵了呢。不當場嚇暈算好的。
“這群東籲國人,全部移到貴州去,讓他們去開荒務農,告訴他們,只要為朝廷工作十年以上,即可恢復自由身,開墾的荒地也可以繼續很重,還有一定要教授華夏文字,華夏禮儀,以華夏文化同化他們。”
人口珍稀,能不殺人,劉封儘量不舉刀兵相向,這群東籲國人各個都是身強力壯的男人,只要他們被華夏同化後,便可以成為華夏民族,為華夏之根基。
籲甘見劉封說了一些他根本聽不懂的話,他著急了,他還被綁著呢,難受得很。
“喂,可惡的華夏人,我乃東籲國大王子籲甘,你快放了我,不然我父王不會饒恕你的。”
籲甘一頓嘰裡咕嚕,劉封壓根聽不懂什麼,只能問旁邊的翻譯。
由於籲甘說了一些髒話,翻譯根本不敢直接翻譯,只好稍微美化一下才說出來。
“哼,籲甘是吧,你是東籲國大王子,那就寫信給你父王,告訴他,他傷了朕的子民,掠奪了朕的土地,朕來了,朕要讓他成倍還回來。”
劉封根本沒有興趣拿籲甘換什麼東西,因為他知道區區一個大王子而已,根本無法讓東籲國國王投鼠忌器,而且拿人威脅這種事,劉封壓根不屑於去做。
籲甘聽完翻譯說的話,還想繼續罵,於亮此時已經亮出刀劍,橫在了他的脖子上,他不敢說話了,只能一動不動地跪在那裡。
“好,我寫,你別殺我。”再囂張的人在死亡面前也得乖乖閉嘴,籲甘平時養尊處優慣了,哪裡見過這世面呀,當於亮把刀劍架在他脖子的時候,黃白之物已經流淌一地了。
劉封突然聞到惡臭,再低頭一看,便看到這噁心的一幕,他剛才吃下的飯菜差點湧上來,於是捂住口鼻開溜,免得在這裡被噁心死。
……
東籲城是東籲國的首都,東籲國王籲多瑪此時正在後宮裡面和嬪妃嬉戲,他剛剛納了第三十二位王妃,他已經六十五歲了,而王妃才十幾歲出頭,那自然是老夫少妻,其樂無窮。
就在他摟抱住小王妃正準備進行下一步的時候,大將軍阿斯龍匆匆跑來,口中還高呼著大王。
“什麼事呀,擾我雅興。”籲多瑪滿臉不高興地看著阿斯龍,他是透過篡位上臺的,阿斯龍是自己的主要功臣,可等他上位之後,又害怕阿斯龍奪自己的王位,於是又把阿斯龍放在首都,不許他外出帶兵。
“大王,大王子在雲南被俘虜了,出手的人是大漢皇帝,他還派人送來了大王子的親筆書信。”阿斯龍接到書信自覺事態嚴重,於是馬不停蹄地跑來王宮,想告知於籲多瑪。
“什麼?”這會籲多瑪可沒有心情繼續和小王妃嬉戲了,他一把推開小王妃,也不顧美人是否摔疼,徑直走過去,拿起阿斯龍手中的書信,上面是熟悉的筆跡,確實是大王子籲甘親手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