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震碎的三觀,原來這裡不是煉獄
章節報錯
孫氏從馬車上探出頭來,此時馬車正好路過一處稻田,孫氏看到走在稻田裡的農民,每一個臉上都流露出幸福的笑容,和靖州城附近的農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們笑得好甜呀,是不是你們給他們洗腦了。”在孫氏的印象裡,反賊都是無惡不作的,治下的農民怎麼會有這麼甜美的笑容呢,這絕對是反賊洗腦出來的。
“洗腦?”於亮看向孫氏,隨後不由笑道:“你知道清廷徵收老百姓多少賦稅嗎?”
“這個……”孫氏搖搖頭,她家裡也有田地,但都是租給佃農耕種,作為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家閨秀和將軍夫人,她怎麼可能知道這些玩意。
“十抽六,老百姓收穫十石糧食,得給清廷上繳六石。”
“什麼?”很明顯孫氏被這個資料給震驚到了,沉默了一會後,她又接著說:“抽取六成,確實過分,但還有四成,老百姓應該夠果腹吧。”
當孫氏說出此番話的時候,於亮又笑了,他本身就是農民,自然懂得那些彎彎繞。
“你說的是擁有自己土地的農民,那些佃農還得上繳三成糧食給地主。”
這下子,孫氏徹底被傻住了:“那不是十石糧食,佃農只能拿到一石嗎?”
“遇到各種壽誕,比如清朝皇帝或者清朝太后壽誕的時候,還得額外徵收糧食。”於亮眼神裡那股恨意湧上心頭,這也是他為何心甘情願為大漢效力的原因。
“那豈不是越種地越窮嗎?”孫氏的三觀已經被這血淋淋的現實給破碎了。
“沒錯,要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流民呢,這康熙盛世,其實是建立在萬千流民血汗上的盛世。”於亮嘴角露出一抹嘲諷。
“那你們大漢呢?”孫氏不甘心,大清怎麼會那麼不堪。
“這裡的土地都不是農民的,都是國家所有,農民只能耕種,不能買賣,但是種出來的糧食國家只要三成,剩下的全部歸農民,這也是他們笑得如此燦爛的緣故。”
土地公有制,這是劉封為了防止土地兼併的第一步,自古以來,王朝破滅的首要原因便是土地兼併嚴重,百姓們越勤勞種地越是沒有飯吃。
當然劉封並沒有將所有人的土地收歸國有,改革如同大病下藥,不能過猛,他要慢慢來,直到最後,大漢天下再無私人土地。
現在孫氏總算明白老百姓的臉上為何洋溢著如此燦爛的笑容了,以前他們是為了地主種地,他們是為了朝廷種地,現在他們是為了自己種地,地主老財再也剝削不了他們了。
“你們大漢天子應該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孫氏一開始把劉封當成反賊,並且覺得自己丈夫出手,一定可以很輕鬆地覆滅劉封,後來陸豐被打敗了,她雖然很擔心,但在她看來劉封還是反賊,只能算是打仗比較厲害的反賊而已。
現在她再看劉封,就不再是打仗比較厲害的反賊了,只不過清廷勢大,這大漢對老百姓雖然好,但難免不被大清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