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相識離別 第十四章——張華之計(第1/3頁)
章節報錯
因司馬瑋所謂的奉詔“誅殺餘孽,肅清朝綱。”洛陽城內又掀起了一道腥風血雨!
一日之內,城內便有十餘位朝中大臣被抄家斬收監,數百人當場誅殺,近千人被充入奴籍。
正當朝中大臣都人人自危之時,太常府內卻是一片幽靜。
要問太常府是誰人之府邸,此人可謂大有來頭。此人正是西漢留侯張良的十六世孫,被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賢之一,阮籍稱作“王佐之才”的張華!
張華自曹魏時,便官拜河南尹丞等職,後與杜預堅決支援晉武帝司馬炎伐吳,進封廣武縣侯。
司馬炎駕崩後,又官加一級,封為太常,可謂是官居一品、聲名顯赫,在朝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已至花甲之年的張華,此刻正與兩人齊坐書房之中。
“今日之情形,想必二位將軍已耳目共睹,二位將軍想作何打算?”張華看著二人,首先開口問道。
坐在右邊,年齡與張華差不多大小,但體型卻是虎背熊腰高大魁梧,腰佩寶劍的男子中氣十足道:“能有什麼打算?他要敢威脅陛下,一刀斬了便是!”
這將領是誰?正是歷史上浪子回頭的代表—周處!
周處在為鄉里除了三害後,遂發憤圖強起來,後入仕朝堂,如今已官至散騎常侍,建遠將軍。
“子隱真乃性情中人,只可惜……唉!”
“既受皇恩厚祿,自當為君解憂,雷兄何必婆婆媽媽?!”
周處一聽身旁男子欲言又止,遂將一吐為快。
雷煥聞言,不由嘆氣道:“子隱莫要動怒,受恩解憂的道理,兄自然懂得。可如今楚王一手遮天,以奉詔平逆的由頭,大肆拿朝中老臣開刀。
同樣身為皇親國戚的汝南王,都被其以謀逆的罪名所殺!這朝中大臣還有誰是他殺不得的?
京中軍馬皆為其所調動,只怕哪日一言不和,他便敢行大逆之事啊!”
周處聽了雷煥的話,也逐漸冷靜了下來,陷入了沉默之中。
良久,周處方才嘆口氣,心中下了很大決定道:“實在不行,就把這小子騙入宮中,一刀結果了他。這殺頭之罪,某來承擔便是!”
“不,子隱不可輕舉妄動,在宮中擅自斬殺朝廷命官,便已是殺頭之罪,更何況是擅殺皇親國戚,那可是株連九族的大罪啊!”
“不,我覺得子隱的辦法可行!”
正在雷煥激動之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張華忽然開口道。
“張兄,你,你這不是讓子隱去送死嗎?!你這是要陷子隱一家於不顧啊!”
雷煥一聽張華的話,激動的情緒直線上升,起身直拍著手心大呼起來。
“你別激動,先聽我把話說完!子隱所說的辦法未免不可,我心中已有一計!”
說罷,張華朝兩人揮揮手,示意兩人湊上前來,隨即三人附耳而談。
周處與雷煥在聽了張華的計策後,連連稱妙,二人直呼張華之才。
面對二位好友的誇獎,張華自然笑了笑,隨後正色道:“晉室興敗,全靠我三人矣,望二位鼎力相助!”
二人自是拱手,表示願為此事,肝腦塗地,萬死不辭!
隨即二人辭別而去,自是回府準備,按張華的計策進行部署,而張華也沒閒著,打定主意後,便連夜入宮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