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吉泉被革職了。”洛遠珩坐到了木桌旁,看著我在一旁吃。

我放下碗筷,問:“新任禮部尚書有了人選?”

他搖搖頭,道:“參知政事舉薦武建,但武建做的那些事,當個中散大夫都算是抬舉他了。”洛遠珩冷哼一聲,又繼續道:“強納民女為妾,私藏官銀,要不是因為皇帝三個月後才登的基,他這朝奉郎能當到現在?”

“武建是郭常遜的門客?”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有些意外。

之前聽惠帝說過郭常遜這個人,惠帝說他,看人眼光很好。

所識之人,皆為賢者。

他怎麼會看上武建這個窩囊廢?

洛遠珩道:“也不能說是門客,準確的說,這武建是郭常遜的外甥。郭常遜的長姐當年嫁給了當時的隆州縣丞武氏,這才生下了武建。後來武家遭人陷害,若不是郭常遜出手想救,這朝奉郎還有武建什麼事?”

“你從哪知道的這麼多?”我不解地看著他。

朝中大臣少說也幾百,即便是天子,也認不全這些人,莫說這官臣的家境諸事了。

而洛遠珩,一個不知是何身份的人,不僅認得朝上那些大臣,還將人家的老底給扒了個精光。

這可比皇帝都厲害啊!

洛遠珩並未告訴我真相,反而是隨口扯了個慌來搪塞我:“你師父我博覽群書,見多識廣。看得多了,知道的自然也就多了。”

鬼都不信他說的這些話。

若真是博覽群書,有誰會閒來無事去扒人家當官的老底,然後編成書。

要真有這樣做的,朝廷上的那些人會讓這本書流落民間?

“郭常遜的舉薦皇帝聽進去了?”我掀起眼皮問道。

洛遠珩搖頭否認:“皇帝沒將武建封為禮部尚書,而是將他封為中散大夫。朝上那些老臣因此還鬧了起來,領頭的是江太師。”

難怪洛遠珩會說讓他當中散大夫算是抬舉他了。

還真是封了箇中散大夫?

我將桌子上的碗端起來,看了看洛遠珩:“還吃嗎?不吃我讓人收拾了?”

“嗯,讓人收了吧。”

我走到門外,將正在清掃院子的侍女叫了進來,讓她將這些飯菜都撤下去。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殺雞儆猴,第二把火,柱國變吏曹,第三把火,禮部尚書被革職。皇帝這火倒是會點,全點在了尚書省。”

待侍女將飯菜收拾後,我便在了木桌前。

“三省之中,只有尚書省最不好開刀,不先點幾把火燒一燒,尚書省的那些人會把皇帝當回事嗎?”洛遠珩抬眸望著我。

俗話說,先易後難,堪稱妙計,而衛瞿這先難後易,倒是罕見啊!

中書門下二省皆由右相一人所管,比起那分六部的尚書省來說,讓中書門下的主權回到皇帝手中,不就如那探囊取物般嗎?

“但右相就將他這皇帝放在眼裡?”我用手託著下巴,歪頭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