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孟時和良載公,把看戲的節目停了一晚。

孟時把筆記本擺到了石磨上。

螢幕裡最先出現的是兩個字——流夏

孟時這才發現,陸成康竟然還做了配樂和字幕!

一個半小時之後。

螢幕裡。

劉夏奶奶迎著落日,沿著小路慢慢的走。

字幕升起。

導演:孟時

後期:陸成康

方言指導:陸端存

編劇:陸端存

配樂:樓三

這是孟時第一次看《流夏》,他看著導演兩個字有點出神,以至於忽略的配樂。

簡單的字幕很快走完,陸成康的聲音響了起來。這貨竟然還配了旁白。

“孩子在成長,老人則日漸無力。隨著年輕人湧入城市,鄉村的荒蕪無法阻擋。”

“時代在飛速的發展,它已經無法提供足夠的時間,讓老人來適應和趕上。被留下的老人,終將和鄉村一起走向寂靜的消亡。”

“我們試圖留住夏天,但我們同樣明白隨著時間流逝,夏消、秋至、冬來、春發,不可避免。”

陸成康的聲音有些尖,本不適合當做旁白,可偏偏就是這種真實,刺的人心裡難受。

良載阿公不著痕跡的摸了一下眼角,沒有說話。

“這狗逼。”孟時啐了口唾沫,低聲罵了一句。

這一刻,他意識到陸成康這個憨批,可能真的有點牛批。陸端存不光把凌亂的素材整合成一個邏輯嚴謹調理清晰的故事,而且還會青水話。

不過這並不妨礙,孟時對兩人的鄙視。

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時代發展對農村的影響。

這些搞文藝的,似乎不把主題昇華到整個社會層面,就不舒服。

“我想要的不過是,童年和成長。”

孟時回憶著自己剪的版本。

車到站了。

他開啟相機,出站,坐上了69路公交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