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瞬間,他發現自己已站不起來了(4)(第1/2頁)
章節報錯
測試好訊號穩定,雙方溝通沒有卡頓之後。
孟時直接單刀直入的問,“陸教授,您對胡曉濤非常在意的學歷問題怎麼看?”
陸端存說:“其實我對吳曉濤這個人的學歷不太瞭解,這個問題,我就不發表言論了。
不過,剛剛你對associate的解釋是對的,它確實不需要招聘、不是正式職稱、也沒有工資,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圖書館的借閱證。”
【大佬,這麼一解釋我就懂了,我讓別的學校的老師幫我弄一張借書證,然後我能正常出入圖書館借書了,這可不就是無職稱、無工資嘛】
【好傢伙,矮胖緊讓人幫忙弄了一張哈佛的借書證,都能吹成入職研究員?】
【可惡啊,我還是小看他的臉皮厚的程度了】
【圖書管理員都是牛逼的人物……不好意思,走錯片場了,他是去借書的】
陸端存頓了頓,說:“我現在就職的學校,也有類似的名額,如果你什麼時候本科畢業,我願意做你的引薦人。”
陸成康說過,等楊衣操作的《流夏》在“初”影展評選結束,《悟空》上映。
只要孟時願意,無論中戲、0北影,都可以有他一席之地。
陸端存說著,又補了句,“當然,你這個本科學位必須要正規,必須要敢拿出來說,而且不能在國內說自己是研究員。”
彈幕裡面,胡曉濤的粉絲,好似中了集體沉默。
他們現在只希望胡曉濤真的是因為網路波動而斷線,等一下就能連回來。
而從嗶站過來的,以及中立屬性的觀眾,則紛紛哈哈大笑,誇陸端存幽默。
胡曉濤聽著陸端存對自己的嘲諷,又一次撥通了,之前沒有打通的蔡淳之的電話。
他打電話的同時,陸成康笑笑說,
“這個問題還是我來吧,我對他比較熟悉。
今天這番話可能和大家心目中胡曉濤的精英設定,有很大的區別,如果有不同意見,那請以我為準。”
【陸導霸氣】
【以我為準,牛逼!】
【請是我最大的剋制】
【笑死,你誰啊就以你為準?真敢說】
【胡曉濤現在還在螢幕前看著直播裝死呢,你們不想他死的更難看,就先把嘴閉上吧】
陸成康沒有理會彈幕,說道:
“胡曉濤有一個採訪內容,讓我印象很深刻。”
“記者問:很多人談起胡曉濤,都說你是個聰明人,反而沒有加音樂人、文化人,這些在你看來很重要的字首,你對這個評價怎麼看?”
“胡曉濤答:我當然是一個聰明的人。我從小就是一個聰明的學生。
我小學的時候全場有兩個監考老師,從考試開始就在我旁邊看錶。
因為他們知道準是我第一個做完,想看看我是不是會破紀錄。
所以,不管他們的評價是褒義還是貶義,我都坦然接受。”
陸成康回憶完這段,點了根菸,說:
“我們來看看他這段話,但凡胡曉濤有更高的成就,他犯得著天天拿小學的成績吹牛逼嗎?”
隨著陸成康這番話說出來,彈幕笑成了一片。
陸成康這種拍現實型別片子的導演,言辭都是異常犀利:
“就像他明明沒有上過北影,但特別喜歡說自己在北影導演系學習過,給人一種感覺,他就好像北影畢業一樣,但其實他只是讀的預備課,誰花錢都能上。”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越缺少什麼,就喜歡強調什麼,所以這些人胡曉濤就一直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身份自居。”
“不過,他對知識分子的定義和我們普羅大眾的定義有那麼一點點的不一樣。”
陸成康做了一個手勢,說:“大約十年前吧,新聞人物週刊,對胡曉濤進行過一次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