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

孟時按著麥子的手,將她拿著的手機,移到攝像頭外,說:

“我們和舌劍、太陽下的路燈、馬卡、後花園的演出完整影片,已經上傳嗶站。

裡面還有我寫《火車》的動機,以及想對當下創作者、觀眾說的一些話,敢興趣的可以自行去嗶站搜尋觀看。”

【這波廣告值多少錢?】

【孟子哥廁所引流,屬實有點離譜】

——(有關GXS的個人問題,引用了B站up主江無情的:GXS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孟時靠在沙發上,對胡曉濤說:“我剛剛看彈幕說你是哈佛的研究員?我怎麼不信呢?”

胡曉濤還沒有回答,他的狂熱粉,已經飛快的把胡曉濤去年釋出的微博連結在評論區刷出來了。

這個研究員具體是怎麼回事,胡曉濤自個心裡最清楚。

但之前慌不擇路攻擊孟時學歷的言辭,已經讓他騎虎難下。

現在他看著孟時騎臉嘲諷,絲毫不留餘地的話,只能硬著頭皮,說:

“鄙人不才,去年1月31日入職,之前我的言辭確實不夠恰當,我想我現在應該先去嗶站,充分了解……”

他都沒敢說後面的稱謂,又擺出一副自謙的樣子。

而且態度明顯軟化,小小的承認了自己的不妥,還順著孟時的話提到嗶站。

算是把姿態放的很低了。

這是想要撤了。

孟時心裡跟明鏡一樣,好似完全沒有抓到他話裡隱晦的橄欖枝。

直接把他點進了他粉絲髮的這條v博連結,並用打斷他發言的方式,把博文內容唸了出來:

“今天正式在哈佛大學入職成為研究員,然後立即衝進圖書館。

管理老師們早已把我感興趣的材料整理了一大摞,專業精神令人感動。

各種珍貴史料,愛不釋手。

今後除了完成好阿狸文娛國際化的工作,就在哈佛認真做點研究,努力做一個比較好的知識分子。”

這條博文的下面還配了一張哈佛頒發的證件。

為什麼胡曉濤能夠在普羅大眾裡豎立起“知識分子”的形象,真是因為,他時不時就會往自己身上套一些“身份”,並且一直強調。

孟時瞄了一眼,表情複雜的胡曉濤。

現在的情況很簡單。

如果孟時順著這條博文,給胡曉濤遞個臺階,那麼雙方之前的摩擦就一筆勾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