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有兩個保安。

至少有兩名安保人員,是15年市教育局下達的規定。

在這之前一直是陳洪磊一個人在門衛室待著。

每天的上班時間跟著學生走。

從早自習前開門開始,到晚自習後關門結束。

他這輩子沒讀書,沒結婚,父母已經走了,等於沒有家。

以前在做水泥板的場子上班,後來經黃崇高安排在二中當門衛, 幹了也有十來年了。

學校門口這一畝三分地,他見過太多事兒了,但拉著音響裝置來的,他還真沒見過。

摸了下口袋裡剛剛收到的華子,陳洪磊擺擺手說,“你們別在這兒, 這地方小影響放學,去那裡。”

他說的是陽江本地方言,也就是河州話, 溫桐和易筱往一個字沒聽懂,很默契的看向負責溝通的孟得年。

孟得年順著他的手指的方向看去。

二中校門的對面就是一排居民樓,就隔著一條路,學生從校門口出去,左右兩邊都可以走。

左邊往上是一條溪,過了橋便是公交站牌。

右邊則是居民區,一條相對比較寬的路,和離開學校的路形成一個—|橫向的T形,沿街都是買文具,小吃的商鋪。

很典型的學校經濟圈。

孟得年望了望,用河州話說,“那路口……”

陳洪磊沒等他話說完,手指用力的戳了戳,“超市,超市那片地方……”

他地方大的大字還沒說出口, 突然看到一輛越野車上下來四個人,對著學校方向指指點點。

陳洪磊看著這四個身穿皮夾克, 牛仔褲, 腳上蹬著靴子,露在外面的脖子和手臂都佈滿紋身的壯漢向學校走過來,表情頓時嚴肅了起來。

作為一個校保安,他已經好幾年沒在校門口看到這種“社會人”了。

他剛來的那會,拉幫結派遊蕩在學校周邊的小混混,那可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

曾幾何時懟那些在校門口遊蕩的混混,是老陳的一大樂趣。

不過隨著時代發展,小混混似乎都被淘汰了。

是啊,電腦多好玩,誰沒事出來當街溜子。

只是,眼前這四個,除了那個開車的,另外三個看起來可不是街溜子那種貨色……

老陳將指著那邊的手指收回來,低頭把華子拆開,說:“超市面前地方大,你們去吧,學校不管。”

溫桐和易筱往看著孟得年,等他翻譯,見他依舊看著那邊,便也看了過去。

兩人瞬間就認出正走過來, 長相氣質能讓小兒止啼的三個人是“八百里秦川”的——老五、焦從、褚樂。

還有一個個子矮一截的,溫桐不認識。

她看向易筱往。

易筱往搖搖頭,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溫桐無聲的說:“他們來幹嘛?”

易筱往再搖頭。

從路口到校門口很近,兩人兩句話的功夫,老五四人已經走了過來。

“溫桐?”

陳洪磊按了兩下打火機,把煙點起來,清了清嗓子,腦子裡預想的幾句話還沒說出來,便聽到走最前面的那個光頭,先說話了。

他們認識?

陳洪磊鬆了口氣,把話嚥了回去。

溫桐趕緊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