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單純的感覺,雙方互相試探,再一點點的協商,你進我退,半天弄不出所以然很沒勁。

索性不如就直接把桌子掀了,雙方抽刀子大大方方往對方要害扎,看看誰命硬。

“你不會以為我能和華石掰一掰手腕吧?”孟時的態度讓秦輕雪血壓直線升高,“你本事大,我這小廟容不下!”

“還挺押韻。”孟時撓了撓頭,“沒讓你跟華石掰手腕,等我把張仁沛拉下水,你再出來撿果子就行。”

“把張仁沛拉下水?你不會以為自己說的話,會被傳出去吧?”

秦輕雪感覺很荒唐,“不要說你,老五他們現在說話都不管用,沒人會報道的。”

她說著開啟V博。

熱搜第一的是“麒麟永生搖滾不死”

第三:“萬里黃沙紀念樓三巡迴演唱會”

第七:“屬於搖滾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第十二:“張仁沛原諒我的自私”

“沒有你,沒有馬路牙子主唱孟時!懂了沒有!”

如果正常情況下,孟時在關注度這麼高的演唱會登場,還表現出了十足的話題性,必定是要上熱搜的。

但V博是什麼地方?只要有錢,誰的熱搜都敢撤。

你想發聲,有話語權,沒錢就沒門。

這破地方比逼乎故事會還好笑。

“你猜猜這個裡面是什麼內容。”秦輕雪點開第十條熱搜,把手機螢幕對著孟時的臉。

熱搜裡,最上面的是張仁沛剛剛發的V博:

“我真心希望樓三會成為搖滾發展的一塊基石,而不是一座矗立的墓碑。請原諒我的自私。我會思念你,當每一首歌謠被唱起。”

其他和這個詞條有關的,都在說張仁沛對搖滾的情懷。

其中有一條是這麼寫的:

“張仁沛高中輟學之後在一家汽車修理廠當學徒,有一天師傅放了一張磁帶,裡面有一首歌,崔建軍先生的《發生了什麼》,當時他聽完,抱著修理棚的柱子哭泣。於是他為推廣搖滾樂在灣仔奔走。甚至為了籌備一場音樂節,他和朋友一起去賣血……”

孟時嘖嘖稱讚,對老五說道:

“華石不愧是頂級的唱片公司,這公關能力比律師函警告可牛太多了。我噴了張仁沛一句靈堂賣票,他們馬上就把補丁打好了。”

老五叼煙點燃,給孟時遞了一根,說:

“他估計現在感覺自己特高尚、特寂寞,心裡想著我一番良苦用心,你們怎麼都不懂呢?但事實上,我們不待見他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巡迴演唱會根本行不通。”

孟時點了煙,“他這情況就是大導演找了個劇本,自己感覺特好,身邊的人感覺差點意思,他覺的是這人眼光不行。劇本立項了,別人衝著他的名聲開始投資,最後一上映,票房口碑全崩了。”

“直到這個時候,他還是想不明白是自己一開始就走錯路了,反而感覺這屆觀眾不行。老話說的好,旁觀者清,有的東西自己只能越琢磨越糊塗。”

巡迴演唱會聽起來牌面很大,但實質上並沒有實質的好處,因為能上臺都是成名的樂隊,傳播面小,不能長久,這是無根的浮萍,飄的很。

從長遠來看,這是很消耗口碑、情懷的行為。

為什麼孟時和老崔、老五、張晉帆這些人能有共鳴,因為他們對於這事看的很清楚——弊遠大於利。

而張仁沛陷入了自我感動、自我肯定的怪圈。

他感覺自己效法歐美,目光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