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時跟著布禪埋頭走。

行生的思想是,佛是日升日落,四季輪轉,你罵佛,於佛不增不減。

就像你罵太陽,太陽明天依舊照常升起,不會因為你罵祂而不升不落,不會因為你罵祂,祂就要把你曬死。

但是,不是每個和尚都是行生啊。

孟時能遇到行生,這是緣,是命。

而這份緣,很有可能,會隨著其他和尚滅掉。

他真的不敢保證當著布禪大師的面,念出那段臺詞,他會不會翻臉把劇組趕下山。

之前之所以敢瞞著,一來布禪大師自己不看,孟時便往回縮,哪怕少一些劇情張力。

二來,有行生給撐腰,上映之後,由他來收拾殘局。

現在行生不在,電影也沒拍完……

一老一少,兩個光頭,一個在前,一個在後,出齋堂,過大雄殿,出延壽堂,誰也沒說話。

直到拍攝那段劇情,做唸佛用的妙法堂前,孟時才問:“大師覺得少了什麼?”

布禪停下腳步,“此番玄奘下山,乃是有終無始,合該老衲抱玄奘上山,方才有始有終。”

孟時心下一鬆,雙手合十,對布禪行了一禮,“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其先後,則近道矣,大師未看過劇本便知曉該是如此,小子拜服。”

他對佛法沒有什麼見解,但釋道儒三家有些道理互通,便按照自己的理解,說了一句裡,符合此刻心中所想的話來。

布禪搖頭,“知其先後,未盡全功,小友還是把那一段補上吧。”

終究還是沒躲過去……

“那小子便喊人過來。”孟時乾笑兩聲,沒有拒絕。

布禪點頭後,他拿出手機撥通了張偉傑的電話。

電話響鈴的時間,布禪抬手喚來路過的一名僧人,說,“去把見業和見聞叫來,補拍一組鏡頭。”

孟時抬頭看他,感覺自己麻了。

聽聽,這是大師該說的話嗎?

不對,這就是大師的悟性嗎?幾場戲下來,都懂鏡頭了……

電話還沒有接通,孟時伸手攔了一下,“布禪大師,我覺得咱們可以先把始終拍了,再來補這個中間因果,您覺得如何。”

那位被布禪喚來,要去叫人的僧人,停下腳步,看看孟時,再看主持。

布禪好似看出了他的顧慮,笑道,“善哉,那我就先隨小友下山。”

“善哉善哉。”孟時又對他行了一禮。

電話接通。

孟時舉了下手機,對布禪示意,布禪點頭,他才開口說,“張哥,劇組上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