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感覺這貨處處暗示我?”

葉上末覺著有必要找孟時聊聊,跟他談談人生。

於是索性退出影片,撥通孟時的號碼。

……

蔡子淳一個人獨自在紐約大學讀電影。

他最近喜歡在早上,做一頓從超市買的國內速食——餃子或者餛飩。

然後,騎著啞光黑色塗裝的杜卡迪Monster821,去學校上課。

身邊車來車往。

他腦袋被包裹在限量版shioe火影版畫頭盔裡。

這一刻,他感覺這個世界只有他一人獨享。

沒有課,不幫其他人創作的週末。

蔡淳之會帶著攝影機,開一個小時的車去威斯特郡的沉睡谷,給人拍攝婚禮。

或者花兩個小時去布魯克林區“綠點”小鎮,沿著彎彎曲曲的海岸散步。

而他最喜歡的是大西洋城。

那邊是僅次於拉斯維加斯的第二大賭城。

他在晚上架著相機,長時間的注視賭場外的紙醉金迷,燈紅酒綠,以及得意和失意的人。

蔡淳之很有錢。

錢是他媽吳怡給的。

娛樂時代,明星成了絕大多數人羨慕的物件。

動輒幾爽片酬,讓普通人望塵莫及。

650一天伙食,還有人哀嚎,不行啊,我不能吃的這麼差啊。

而這些背後,存在一個並不被太多人關注的群體——經紀人。

說起國內的頂級經紀人,頂級經紀公司。

吳怡的拾憶文化必定在列。

蔡淳之作為她的兒子,打小就是被各路影后捏著臉,親著長大。

吳怡希望兒子學表演,因為這條路已經被她打磨的很平坦。

但是蔡淳之不想成為螢幕前的人,他想當一個幕後導演。

而且他也成功考入了先後產生過19名奧斯卡金像獎得主,電影教育最重要的基地之一——紐約大學帝勢藝術學院。

吳怡為兒子感到驕傲,給他提供了極其優越的生活條件。

希望他回國大展身手。

不過,蔡淳之參與過幾次同學B級片創作,並且看著它們在院線上映後,感覺美利堅的空氣透著一股自由的甜味。

對於吳怡偶爾在電話裡提起的回國,總表現得興趣缺缺,他覺得國內的土壤孵化不了他的才情。

他想留下,但又怕吳怡反對斷了經濟來源,便一直敷衍著。

今天沒有課,蔡淳之起得比較晚,洗漱過後,他跟往常一樣挖一大勺黃油在平底鍋裡,等全部化開,再把速凍水餃一個個放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