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你是個臭傻嗶(第1/3頁)
章節報錯
孟時和管斌上山的時候是清晨,從寺裡出來,準備下山已經是下午三點多。
兩人搭上下山的觀光大巴,車上除了他們,沒有別人。
國興寺在種藍山的香火一般,直通這邊的大巴就這一班,兩人算是踩著點搭車下去。
種藍山香火最旺的是平信寺——建國後唯一一個新設的戒壇,國內首屈一指的律宗道場和佛學院。
空曠的車裡,管斌把自己扔進比寺廟裡那些木桌椅,舒適許多的座位內,長長的出了口氣。
他感覺自己這一天像是把腦子忘在了上都。
無論是孟時跟行生老和尚談論的“緣起性空”,還是後來孟時提出要借寺院拍攝,國興寺主持布禪大師說的“不昧因果如實觀照”“傳統,傳承”,都讓他迷迷糊糊。
窗外的草木被秋雨洗過後,不但沒有夏天的新亮,反而透露出一股子,因為稀疏而引發的狼狽。
不過好訊息是,雨過之後出太陽了。
管斌跟孟時隔著過道,分別坐在窗邊的位置。
他盯著山間的彩虹,突然問,“布禪大師是不是沒有行生大師厲害?”
“那是自然。”孟時回過神來,說,“你別看布禪大師白白胖胖,真打起來,還是乾瘦的行生老和尚狠一點。”
管斌忍不住微微仰頭,深呼吸把提上來的血壓降回去,轉頭一臉殘念的盯著孟時,“我問的是戰鬥力啊?”
孟時轉頭,問,“不然呢?”
管斌都看不出來,這貨是開玩笑還是認真,說,“我問他們佛法境界。”
孟時用看傻子的眼神瞅他,“這個我哪裡知道,我不懂佛法,也沒背過佛經,他們說,我就聽著,能搭話的搭話,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就忘了。”
管斌無言以對,想了下,起身坐到他身邊,問,“布禪大師說的如實觀照什麼意思?我真的想懂。”
行生跟布禪的區別在於,行生會舉各種例子,布禪則更喜歡引經據典,所以管斌才會覺得在所謂的“境界”上,行生更高一些。
因為行生說的他至少能聽懂一些,布禪說的他是真的懵。
孟時想了下,伸出手掌,“這是一面鏡子。”
管斌一臉殘念,不過還是點頭表示自己理解。
孟時說,“這就是如實照見。”
管斌:……
孟時笑笑,把自己的理解說了出來,“鏡子照到什麼就是什麼,它沒立場,沒好惡,就是如實照見。
其實我們平時說的‘客觀’也是一種‘立場’,客觀只表示沒有利害關係,不表示沒有好惡。”
管斌想了想,說,“真的有人能做到如是照見?”
做人能客觀的看待問題就已經很難了,更不要說,如同鏡子一樣,原原本本的照見,沒有任何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