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朱雀大街兩旁圍觀的長安百姓們神色激動的望著凱旋歸來的大漢北方軍團。

“我大漢有如此精銳的軍隊,何愁不能崛起?”

一些年輕的長安市民此刻是熱血沸騰,恨不得立馬加入其中。

讓北方軍團自長安正門進入是劉襄給北方軍團的殊榮!

北方軍團是大漢戰功最盛的軍團,沒有之一,滅蔡、擊衛,吞周,將天正道這個毒瘤連根拔起,這些都是北方軍團的功勳。

“夫子,我想投筆從戎了。”

一名太學生語氣認真的對著當朝禮部尚書韓愈開口。

太學生也大都是血氣方剛的少年,他們在見到了威風凜凜,榮譽無限的軍隊之後,難免會心動。

你不是想投筆從戎,你不過是羨慕當前載譽歸來的軍隊罷了。

熟知少年人心性的韓愈緩緩搖頭道:“你以為軍隊只有榮譽嗎?”

“你上過戰場嗎?”

“你被腥臭而又溫熱的鮮血噴射到過身上嗎?”

“你能抗住戰友一個個在你身旁死亡嗎?”

韓愈的話語像是響亮的巴掌一般拍的那名太學生一時有些啞口無言,但其畢竟是少年人,猶自不服氣的出聲道:“他們能做到的,我也能。”

“唉!”

韓愈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旋即其面容變得嚴肅無比道:“軍隊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很重要這不假,但一個國家若只有軍隊的話,那這個國家無疑是貧乏的缺少精神核心的。”

“我們讀書人熟讀聖賢之書,所為的便是濟世安民,致君堯舜,使一個國家的從內部變得豐盈起來。”

“文武好比是人之雙足,缺一不可,一重一輕也不可。”

韓愈苦口婆心的教導著身旁的太學生們。

“夫子言中至理,吾已明晰。”

“謝夫子傳道!”

聽了韓愈一席話的太學生鄭重其事的向韓愈行師生大禮。

威嚴盛大的未央宮中。

滿面春風的大漢皇帝劉襄端坐於龍椅之上。

“微臣幸不辱命!”

以薛仁貴為首的北方軍團將帥皆向劉襄行禮。

“眾位卿家,快快起身!”

“你們都是大漢的功臣。”

“多謝陛下!”

北方軍團將帥緩緩起身,恭敬的站立於劉襄面前。

“傳朕旨意,給徵北大將軍薛仁貴加封兩千戶食邑。”

遷周青等八名懷化將軍為北方軍團總兵官(地位大抵與四安將軍一致)。

“遷文鴦為大漢鎮北將軍,封玉龍侯,食邑千戶。”

“遷巨毋霸為大漢平東將軍,賜其北極玄生丹一瓶!”

“遷吳玠為大漢平西將軍,賜其北極玄生丹一瓶!”

“遷程不識為大漢鎮南將軍,賜其北極玄生丹一瓶!”

有功必賞,有過視情況而罰是一個統治者所該具備的最基礎素質之一。

大漢北方軍團的一眾將領們皆是驍勇善戰之輩,他們之中的每個人單拿出來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存在,他們的名字會在未來響徹星空大海。

“微臣拜謝陛下!”